從小被老師、親戚、路人教導“高考決定人的一生”。在很多人的思想裏,大專不屬於大學,大專生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裏,受到的嘲諷似乎比初中、高中、中專學歷還要多,甚至被說成“最差的985成材率也比最頂尖的大專要高”。大專就該被本科、被985、211看不起嗎?

實話實說,大專的起點確實不如本科和研究生。國企在大專院校有校招,但是僅限於公立大專,而且是本省最好的幾所院校,高考錄取分數線接近本科或者在本科線以上,專業優勢突出,畢業生的實力與本科學生相近,“性價比”高。比如鄭州電業專科、重慶電業專科的畢業生,有機會進電網公司工作。

進入公司以後,大專和本科畢業生初始的平臺也不一樣。專科的培養方向是技術勞動型人才,本科及研究生以上學歷主要培養的是科技和管理型人才,如果專科學生沒有特別突出的工作能力,幾乎沒有晉升空間。

專科學歷不能報考選調生,可以參加普通公務員的考試,崗位通常是“三不限”,一個崗位至少面臨幾百個人競爭。

大專是按照高考招錄流程錄取,當然屬於大學生。高考很重要,大專學歷低於本科學歷,但是,高考只是人生第一個大轉折點而已,第一個轉折點錯過了,不代表今後一定會失敗。

沈樹忠院士畢業於浙江煤炭工業學校,在所有院士當中學歷最低,被稱爲“第一學歷最低的院士”。

沈樹忠院士畢業的時候只是一名地質技術員,每天和其他礦工一起下井挖煤,經過不懈的努力,考取中國礦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博士。

2015年,沈樹忠成爲中國科學院院士。2019年,榮獲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成爲第一位獲此獎項的亞洲科學家。

中航工業的首席高級技師洪家光出生於普通的農村家庭,瀋陽工業大學數控技術專業畢業後,進入中航工業一家公司。

經過五年的不斷努力,洪家光攻破了精密磨削技術難關,打破歐洲大國的壟斷,成爲中航工業的首席高級技師,2020年獲得“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曾經的一名學生,專科讀的是工程造價,畢業後在一家諮詢公司幹了三年,現在跳槽到另一家公司管理成本,每個月的工資一萬多元。

本科也好,專科也好,只是決定了一個階段性學習的場所,在選擇專業上尤其要用心。如果分數達到專科錄取線,就應該兼顧愛好,挑選一個實用化程度高的專業,通俗來說就是學門手藝,但要付出的遠比在高中三年要多的辛苦,才能縮短與本科學歷之間的差距。

大專報考哪些專業好一些呢?建議是一定要上專業性強的大專,比如鐵路專業、護理、計算機、電力專科、工程類的專業等,千萬別學理論型管理類的專業。

近日,教育部啓動2020年大學生應徵入伍政策諮詢宣傳系列活動,鼓勵更多大學生特別是高校畢業生應徵入伍。

大專期間去當兵,不僅有補貼,退伍回來還能繼續考本科、分數線低、甚至免試。考公務員、事業單位甚至還有對應的限退伍軍人報名的崗位。

如果分數在民辦三本左右徘徊,可以讀警校,辛苦三年,就業前景很不錯。畢業生需要統一參加公安院校公安專業招警考試。招警考試分爲兩輪,第一輪可以選擇公安部、民航、海關等職位,第二輪可以回省參加職位選擇。

一次考試,兩次就業,而且很多省只有一個警校,警校聯考的通過率大約在90%以上。所以,畢業入警、成爲公務員是公安院校畢業生的“常規操作”。工作穩定,待遇也好。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大專學生也是大學生,只要肯付出努力,後來者居上,大專也是很有發展前景的。對於大專學生,你有什麼想表達的意見?感謝點擊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