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華爲等公司被加入清單後,5月22日,美國商務部宣佈,將共計33家中國公司及機構列入“實體清單”。稱其在支持採購用於中國軍事最終用途的項目方面存在重大風險。這些企業及部門被列入“實體清單”後,美國政府即可根據《出口管理條例》限制對這些機構出口、進口或轉口。

圖片:美國商務部官網新聞(來源:美國商務部)

對於被納入“實體清單”的 24 家機構、企業和個人,美國商務部給出的理由是“從事與美國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背道而馳的活動。”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Wilbur L. Ross, Jr.)表示:“新增加的實體名單表明了我們致力於防止在損害我們利益的活動中使用美國商品和技術的承諾。”

圖片:被納入“實體清單”的 24 家機構、企業和個人

其他 9 家被“拉黑”的理由分別是:“從事侵犯人權和虐待行爲”和“高科技監控”。

圖片:被納入”實體清單“的9家機構及公司

此前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的知名企業有華爲、海康威視、大華科技、科大訊飛、商湯科技、曠視科技、依圖科技、廈門美亞柏科、頤信科技等,加上本次進入清單的雲從科技,至此,中國最頂尖的4家AI算法(計算機視覺)公司被稱爲“AI四小龍”已全部被納入實體清單。美國政府非常精準的制裁了中國最頂尖的AI企業。

教育及科研機構方面,過去20年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1年)、西北工業大學(2001年)、四川大學(2012年)、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5年)、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2015年)、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2015年)、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2015年)等高校及科研機構亦先後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

自去年5月15日美國首次將華爲及其附屬公司加入實體名單以來,美國商務部先後在其網站發文 ,包括去年8月19日新增的46家的華爲附屬公司、去年10月7日新增的28家中國企業及機構、今年3月17日新增的2家中國公司、今年5月22日新增的33家企業及機構。

總體來看,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的企業及機構類型非常廣泛,覆蓋人工智能、通信、網絡安全、雲端機器人、安防監控、精密光學、貿易、物流、法醫學等諸多行業。

一,事件輿情概況:

5月22日,雲聚網發佈報道《美國商務部再將多家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 360、雲從科技在列 》,立刻在網絡上掀起一陣討論熱潮,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熱度持續攀升。據紅麥輿情監測系統顯示,輿情聲量於5月23日達到本次事件傳播峯值,當日共監測到28445條信息,其中微博平臺傳播量最爲突出,達到18060條。

圖片來源:紅麥輿情監測系統

從5月22日起截止到目前,媒體和網民對於該事件主要關注“清單、奇虎360、東方網力、華爲、中國公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內容。關於美國做出的這一行爲,大多網友一致表示“一波未平”“理由很無恥”“必須反制”等看法。

同時,據《環球時報》報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這種行徑嚴重違反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干涉中國內政,損害中方利益。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圖片來源:紅麥輿情監測系統

此次“實體清單”讓人們想起了去年5月15日美國首次將華爲及其附屬公司加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峯在5月16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國家根據自己的國內法,對中國的實體實施單邊制裁,也反對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同日,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就此事回應稱,中方敦促美方停止錯誤做法,爲兩國企業開展正常的貿易合作創造條件,避免給中美經貿關係造成進一步的衝擊。中方將採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合法權益。

16日晚間華爲發佈聲明稱,美國商務部的決定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會對與華爲合作的美國公司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華爲將盡快就此事尋求救濟和解決方案,採取積極措施降低此事影響。

二,“實體清單”所帶來的影響

上述機構和企業,被列入“實體清單”後,美國政府可根據《出口管理條例》,在出口、進口或轉口方面,對其進行限制。

具體包括三方面:

1、從美國或其他國家,進口美國原產的商品、技術或軟件,將會受到限制;

2、進口其他國家商品時,如果美國管制物項的價值佔比超過 25%,將會受到限制;

3、產品利用美國原產技術或軟件直接生產,或利用美國原產技術或軟件建設的工廠生產,將會受到限制。

意味着當一家企業被列入實體清單,那麼美國出口商在未得到許可證時,不得幫助清單內實體獲取受該條例管轄的任何物項。受到限制的物項主要包括以下領域:材料、化學品、微生物和毒素;材料加工;電子產品設計、開發和生產;計算機;電信;信息安全;傳感器和激光器;導航和航空電子設備;海洋;航空航天和推進。

“實體清單”是美國爲維護其國家安全利益而設立的出口管制條例。在未得到許可證前,美國各出口商不得幫助這些名單上的企業獲取受本條例管轄的任何物項。簡單地說,“實體清單”就是一份“黑名單”,一旦進入此榜單實際上是剝奪了相關企業在美國的貿易機會

截至目前,實體清單共涉及62個國家和地區的1182個實體(包括企業、研究機構、政府和私人組織、個人和其他類型的法人),其中俄羅斯以316個實體位居第一,佔26.7%。

中國知名通信專家項立剛表示:”這是貿易戰無法打下去,科技戰不斷加強的一個基本表現,相信這種情況還會出現,未來還會有更多中國企業被加入到‘實體清單’中。“

5月18日,華爲輪值董事長郭平表示,由於美國打擊,華爲 2019 年業務收入,比預期少 120 億美元,由此可見,“實體清單”對於相關企業影響之大。

三,對企業造成的影響

在全球化的當下,任何關係都是鬥則兩傷、合則兩利,通信專家項立剛分析稱:“部分美國企業的客戶主要來自中國,一旦失去中國市場,其必將遭遇經濟損失。長期來看,美國企業可能會面臨中國競爭對手的替代,並最終導致自己徹底失去市場。”

對於國內來說,從剛開始被加入清單後媒體和網友輿論一片哀嚎,到現在媒體和諸多網友紛紛開始調侃實體清單爲“川普認證”,被美國政府給予了“官方高新技術企業認證”,網友有觀點稱“列入應該感覺到自豪吧”。

被列入“實體清單”,對於某些企業來說可能是滅頂之災,但對另一些企業來說沒準是“幸事”。國人的心態也在轉變,我們在變得越來越強大,纔會使得美國有所忌憚,做出打壓中國企業及機構的不恥行爲,或許,實體清單真的可以倒逼中國企業在一個個自己原來想都不敢想的領域,在逆境中愈發堅強生存,闖出一片新天地。

四、所涉企業回應

針對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一事,部分企業機構做出回應。

雲從科技:

內部人士先回應稱,“是的,預料之中”。不久,公司就給出了官方回覆稱,“對該決議表示遺憾,並且已經對相應情況做好預案。”雲從科技表示,在嚴格遵守相關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的基礎上進行商業活動,通過制定並實施嚴格的人工智能技術使用的倫理標準,並基於公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自研技術以及產品向客戶提供服務,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健康發展。“我們有信心公司的經營將繼續保持健康成長,保障公司客戶,合作伙伴,員工和投資人的利益。”公司方面指出。

達闥科技:

發表聲明回應被列入“實體清單”,呼籲美國停止不公正待遇。

奇虎360:

奇虎360稱,公司近期發現,“美國中情局(CIA)黑客組織使用網絡攻擊工具,對中國航空航天、科研機構、石油行業、大型互聯網公司以及政府機構等關鍵領域相關單位,進行了長達11年滲透的網絡攻擊。”

對於被列入實體清單,360 回應稱:“網絡安全企業發現網絡攻擊後披露攻擊事件、分析與溯源黑客組織信息,屬於行業慣例,也是頂尖網絡安全公司的實力展示和責任所在。包括美國網安公司在內的全球同行,也這樣做過,披露攻擊事件是網絡安全公司不斷改進防守技術、打擊網絡犯罪的需要,而不應該成爲制裁的導火索。”

5月23日360公司發表微博發出聲明,聲明稱,無論遇到何種動機的打壓和不公平待遇,360都將不變初心,繼續秉承公司的價值觀,堅持創新和發展核心技術,打造數字時代的安全基礎設施,做好我國政府、企業基礎設施的網絡守護者。

東方網力:

5月24日晚間發佈公告稱,公司目前在美國沒有業務,本次被列入“實體清單”不會對公司的日常經營產生實質性影響。

華孚時尚:

5月24日發佈公告,反對將產業政治化,並強調被列入實體清單不會對公司的日常經營產生實質性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