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佈關於加強道路客運管理促進轉型升級工作的實施意見

三、推進道路客運轉型升級

(一)全面實現道路客運企業公司化經營。鼓勵道路客運企業加強市場資源整合,擴大經營規模,提高抗風險能力。鼓勵同方向客運班線通過整合調整由同一經營主體經營。支持骨幹道路客運企業整合資源成立股份制公司和設立子公司、分公司,推進道路客運網絡化運營。大力整治客車變相掛靠經營行爲,推動道路客運企業全面實行公司化經營。2020年6月底前,道路客運企業全部實現“五統一”(統一車輛產權關係、統一運輸生產組織、統一財務收益分配、統一人員勞動關係、統一經營管理責任)。

(二)全面取消800公里以上道路客運班線。綜合考慮運輸體系發展和長途班線安全風險隱患情況,對800公里以上客運班線,停止審批新增、停止辦理班線延續經營和車輛更新手續。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要制定政策措施,通過轉型發展、資源置換等方式,全部取消現有800公里以上客運班線,收回道路客運班線經營許可證明、班車客運標誌牌、道路運輸證,並予以註銷。

(三)發揮商丘交通運輸集團等骨幹企業在轉型升級中的引領作用。班線客運全部實行公司化經營,對具備條件的城際、城鄉、農村客運班線實行公交化運營。客運班線公交化運行具有較強的社會公益屬性,相關部門要加強公共資源對其發展的支持,爭取納入國家、省相關政策扶持。

1.擴大道路客運企業經營自主權。對同一條班線多家經營主體的,鼓勵採取收購、置換、重組、入股等方式,成立線路公司,實現線路統一經營,促進集約化、規模化運輸。對成立線路公司的道路客運班線或者實行區域經營的,由道路客運企業在保證基本服務標準的前提下,自主確定道路客運班線運力投放(含新增、更新和調配運力)、班次增減(含加班車)和途經站點,報原許可機關備案,並提前向社會公佈。

2.完善道路客運綜合服務網絡。加快構建與鐵路、民航、水路等相銜接的道路客運集疏運網絡,形成與其他運輸方式優勢互補、差異化服務的市場格局。鼓勵客運企業積極培育火車站(高鐵站)開往周邊區域的中短途道路客運市場。鼓勵有條件的道路客運企業爲乘坐本企業班車的旅客免費提供接送站服務,切實發揮道路客運“門到門”優勢。

3.大力發展旅遊客運和包車客運。建立旅遊客運和旅遊產業協調發展機制,推進客運企業與文化旅遊業深度融合,推進旅行社、導遊和旅遊客運企業及駕駛員等信息共享。支持客運企業依託現有客運站場建設旅遊集散中心,延伸發展餐飲、購物、休閒、度假等綜合旅遊服務,支持旅遊景區(點)設立旅遊集散中心或旅遊客運站點,方便旅遊客車停放和遊客集散。積極引導並規範企業發展旅遊客運線路等運遊結合的旅遊客運服務方式。積極引導並規範開展通勤班車(包車)、商務快客等特色業務。對從事定線通勤包車,可使用定期(月)包車客運標誌牌。

4.提升城鄉客運服務水平。建立農村客運發展扶持政策,提高農村客運普遍服務水平。靈活採取通班車、公交車或者提供定製服務等多種方式方便居民出行。積極推進農村客運公交化改造,統一服務標準、車型配置、外觀標誌和車內配套設施。推廣農村客運經濟適用車型。

(四)提升道路客運服務能力,推進建設與互聯網融合的智慧服務系統。支持道路客運企業更新節能環保先進的車型,積極推進大數據互聯網與道路客運的深度融合,提高運營效率。

1.不斷拓展客運資源服務範圍。鼓勵道路客運企業發揮客運班線點多、面廣的網絡優勢,充分利用客運站資源,加快完善客運班車小件快運網絡,與快遞、物流行業合作,進一步實現上門收送件,不斷提升服務水平,促進行業發展。農村客運要發揮自身優勢,主動對接縣域電子商務流通需求,爲城區商品下鄉、農產品進城提供服務。

2.完善汽車客運站服務體系。穩步推進在大型市場、產業集聚區、學校聚集區、旅遊風景區等客源密集區域建設適宜的道路客運停靠站點。在有條件的高速公路服務區或公路沿線,經綜合評估後可以建設道路客運停靠站點。科學規劃建設“規模適中、標準適宜、安全實用”的城鄉客運站點,推進城市公共交通和農村客運停靠站點資源共享。綜合考慮農村郵政、快遞和物流發展需要,完善鄉鎮交通綜合服務平臺網點。道路客運場站建設納入交通固定資產年度投資計劃,逐步建立道路客運場站公益性設施維護費用保障機制。

3.加快推進客運站智能化建設。客運站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優化站務作業流程,改進提升站務服務水平。引導旅客通過手機APP、微信公衆號和客運站自助售票機購票。積極推進使用自助檢票設備,讓旅客通過掃碼、刷身份證檢票上車。加快推進客運站場數據共享,建設全市道路客運聯網售票系統,建立完善數據開放、共享機制,充分利用大數據分析結果,幫助企業及時掌握客流流量和流向,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運輸服務水平。

4.規範發展道路客運定製服務。充分發揮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作用,鼓勵客運企業與互聯網平臺服務商充分合作,將客運站場、客運班線、客運包車等線下資源統一接入全市道路客運互聯網平臺,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組客,實現資源集聚、優勢互補,創新服務模式,開展定製客運服務。非營運車輛和未取得相應從業資格的駕駛員不得接入全市道路客運互聯網平臺從事旅客運輸。

(五)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公交都市、公交優先示範城市建設,對具備條件的梁園區、睢陽區、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城鄉、農村客運班線實行公交化運營,納入城市公交。圍繞“減重複、增覆蓋、疏擁堵、促循環、短換駁、消盲點”的目標,科學謀劃佈局城區公交線網,優化公交線路設置,構建我市城區快線公交、幹線公交、支線公交、微公交、城鄉公交體系,實現公交全覆蓋。

優化城市公交體系。快線公交方面,針對火車站(高鐵站)等定時高峯出行區域,以直達快線或大站快車的形式,採取“直達式”、“間隔式”等運行方式,快速疏散客流,緩解高峯時段出行難問題。幹線公交方面,通過優化改造線路,解決線路過長、繞路過多等問題,提高公交運行速度和到站準點率。支線公交方面,積極服務於社區間的公交、對外連接區內常規公交或快速幹線出行,使市民最多通過1次換乘到達目的地。微公交方面,開通微循環公交線路擴大公交覆蓋面,與主幹公交系統形成有機的公交交通網絡,實行優惠或免費換乘,重點解決市民“最後一公里”出行難題,提高公交分擔率。積極在梁園區先行先試、培育典型、打造亮點。城鄉公交方面,根據《交通運輸部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指導意見〉的實施意見》(交運發〔2013〕368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將梁園區、睢陽區、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城鄉客運班線全部改造爲城市公交線路。

來源|商丘市政府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