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島叔說]繆可馨之痛

可悲的往往不是在流血之後才得知真相,而是流血之後還要去爭取真相。

6月18日,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教育局發佈通報,正式對墜樓女生繆某某的班主任、金壇河濱小學教師袁某某展開調查。

這一天距繆可馨離世已經兩週。半個月的時間,如果不是繆可馨的媽媽在微博上不斷流淚訴說和網友的廣泛關注,這件事恐怕很難進入公衆視野。

畢竟,有調查組6月12日已經發布通報稱:未發現當天課堂中存在辱罵、毆打學生情況,“排除他殺”。

一個向來開朗活潑的五年級小女孩,上學前歡蹦亂跳,下午竟在學校跳樓自殺,叫人如何相信其中沒有蹊蹺?

慘劇發生後,家長質疑事發當天繆可馨的一篇作文被袁老師批註要“傳遞正能量”可能與孩子的死有關。

這篇作文是《三打白骨精》的讀後感。繆可馨寫得怎樣,袁老師改得如何,網上已經有了許多分析。有人說,這位老師刪去的是具體鮮活的細節,是孩子筆下最靈動的部分,然而對作者是羅貫中這一硬傷視而不見,教學水平堪憂。

島叔同意,但問題不止於此。

第一,就算繆可馨作文寫得不適合應試,但作爲老師,不循循善誘,反而用紅筆在孩子作文上劃來劃去,大筆道子看着就刺眼扎心,作文本都被撕了幾頁。

當着全班同學的面如此教育學生,會給學生心理造成多大傷害?

第二,這位老師顯然對“正能量”有誤解。正能量往往與積極向上、陽光健康等意思相連。這個詞有多好,它的反義就有多壞。

“缺乏正能量”“傳播負能量”這種大帽子,成年人的世界都慎用,何況用在孩子的作業批語上?要繆可馨傳遞正能量,豈非指斥她之前寫的都是負能量?

教師這一職業是神聖的,除了傳道授業,在孩子性格形成、習慣培養上更是有巨大影響力,因此才被稱作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教錯了,頂多誤人子弟;教壞了,就是把孩子往絕路上逼。

袁老師的日常教學行爲有問題嗎?顯然是有的。

首先,打罵學生。多名往屆學生實名舉報袁老師對其打罵、侮辱。具體言行如何就不詳述了,不夠正能量。袁老師自己也終於承認,去年扇過繆可馨一耳光。

這還能怎麼說呢?打學生就跟家暴一樣,只有0次和100次之分。

其次,辦校外補習班。在職教師辦校外收費補習班是嚴重違規行爲,教育部和各地教委均三令五申禁止。

第三,收家長紅包。這更是不對,該怎麼處分就怎麼處分。

這樣一位師德有虧、師風欠佳的老師,在學校負責人看來,卻是“業務能力強”、“和其他老師相處正常”,併爲繆可馨一事十分傷心。

袁老師本人亦回覆,她指導繆可馨寫作文要舉具體事例,說涉事作文有抄襲,紅色批改是孩子自己做的。孩子自己做批註?這種謊,撒得沒啥技術性。

如果這個邏輯成立,結論會是什麼?——袁老師是個循循善誘的好老師,對學生認真負責,不打不罵。繆可馨跳樓,不管什麼原因,跟她、跟學校都無關。

學生出了事,不反思道歉,對家長不理不睬,避重就輕,撇清責任,反正死無對證。單從這一點,島叔就不相信孩子跳樓與老師行爲之間沒有關係。

《國語》裏說,“有過必悛,有不善必懼”。這句話,送給袁老師。

接下來便是整件事情最匪夷所思的部分。

事發後,有學生家長在班級羣號召其他家長支持袁老師,然後就是一連串點贊。

那邊父母痛失愛女,痛徹心扉,這邊旁人點贊加油,毫無顧忌。何其涼薄殘忍!

島叔也想換位思考,也想理解點贊背後的邏輯——是,這些家長的孩子還在袁老師手裏,不管真相是什麼,他們不得不爲她點贊,無原則地討好她以求自己孩子獲得好的處境。

可這也太毀三觀了。難道他們沒有對生命的敬畏與悲憫?沒有對孩子同學哪怕半分的同情?

這裏又分兩部分。一是率先發聲號召他人向老師“表忠心”的人,這位家長很有心機,不管有沒有人響應,他/她在袁老師心中一定忠實萬分,日後他/她的孩子必會更得恩寵。

再就是排隊給第一個家長當槍使的家長們。他們就像毛毛蟲,“息事寧人”、集體無意識地跟隨,一再縱容“袁老師”們的惡語惡行。

在這些家長打造的舒適環境中,“袁老師”們不必改正自己,因爲將惡語惡行加在一屆屆學生身上,也沒有產生什麼了不起的後果。

直到那一年,她班上來了一個叫繆可馨的女孩子。

文/田獲三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