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時候只有公派的留學生的機會。後來,有一部分優秀的大學生,通過各種考試,考上了外國的大學。但是當時必須考取全額獎學金的名額纔可能出國留學,就算是半額的獎學金也不敢出國留學,因爲動輒上萬美金的費用,在當時中國人的家庭中,是幾乎沒有可以承受的。甚至全額獎學金也不行,必須有項目支持或者帶一個助教的崗位纔敢出去,因爲真的沒有錢啊。所以當時無論是出國留學的人,都是當時的精英的精英。

新出現的“小留學生”

隨着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國人一部分家庭富裕了起來,有很多家庭可以承受出國留學的費用。因此很多人出於各種目的,選擇出國留學。一般來說,會選擇本科在中國讀,碩士和博士在國外讀,這個模式是比較常規的模式,也是認爲比較合理的模式。

但是在所有留學生中,有一個羣體比較特別,就是有一些比較特殊的留學生羣體,也就是沒有成年的中國人,他們選擇在國外讀小學或者中學。也就是本文所說的“小留學生”

其實我接觸的“小留學生”的家庭並不多,也就是四五個家庭,算是一種很片面的看法。但是他們這四五個家庭還是有一些共同特點的。

當“小留學生”的主要原因

首先,說一個最最核心的問題,就是他們爲什麼會選擇出國。很多人覺得他們崇洋媚外或者不愛國什麼的,至少從這幾個家庭看。他們都不是因爲所謂的外國的月亮比中國亮之類的想法,他們也不存在什麼愛國不愛國的問題。他們出國最大的動力,也差不多是唯一的動力並不是別的原因,其實他們就是想讓孩子躲過中國可怕的中考和高考。

這些家庭的父母有學習比較好的,也有學習不太好的。但是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對中國的中考和高考厭惡至極,畏懼至極。我的一個朋友曾經學習不好,但是後來在某一個方面是非常出名的大師,收入頗豐。他之所以讓孩子從小出國留學,就是因爲他和他老婆結結實實的被中國的中考和高考嚇到了。

他曾經多次喝酒的時候對我說:“我整個小學中學都是噩夢,我天天生活在父母或者老師狗屁不是的痛罵中。我的整個童年都是不愉快的,我覺得我的整個天空都是灰暗的。我每次去學校都很難受,看到書本就頭疼。我整個小學中學,最開心的一次。就是因爲眼睛受傷,修學了幾個月,這幾個月,是他童年最開心的日子。但是在中國不好好學習,學不好又不行,所以我一定不讓我的孩子經歷中國的中考和高考。”所以他毅然決然讓自己的孩子成爲了“小留學生”,寧可掏比較高昂的學費,寧可讓自己的老婆去陪讀,並且經常的來回跑來跑去。

在原生家庭中的父母的經歷,往往就會影響孩子。因爲父母被嚇到了,有童年的夢魘,所以儘量避免孩子經歷他們童年的經歷。因爲就會有一些家庭把孩子送到國外讀書。

咱們東亞地區中日韓三個國家,總體上來說都是講究學業上面競爭的國家。以拼命學習考取好成績爲第一目標,但是一些西方國家對此並不是很贊同。西方國家的學習和對課程的要求和中國的方式和模式不一樣。尤其是沒有那麼多比較殘酷的競爭,所以這點是這些把自己未成年的孩子送出去當“小留學生”最大的動力。

這些“小留學生”的原生家庭其實一般都是比較重視教育,但是又不想讓孩子經歷中國“中考”和“高考”的洗禮。所以就選擇把孩子送出去。

小留學生愛國不愛國

當然愛國,這個還用問嗎?他們當然深愛着自己的國家。他們的祖國是中國,他們自認爲是中國人。但是這一點也不妨礙他們討厭中國的中考和高考,討厭中國的學習,無論他們的學習成績是好還是不好。

他們雖然是未成年的時候出國,但是他們對國家的意識還是很強的,熱愛自己的國家在“小留學生”身上,是一種本能的反應。國內有什麼好消息,他們會很開心的,國內有什麼壞消息,他們會不開心。也就是同呼吸共命運的意思。他們太知道自己在國外的地位取決於中國的強大還是弱小。

至少我接觸的這些小留學生,在不考慮中考和高考的情況下,認爲自己的未來是在中國的,將來是要回到中國的。在這裏我強調一下啊,這些小留學生的家一般都是在一線城市。

可能是隻緣身在此山中吧,我真的沒有想到這些“小留學生”對中國的學習環境會如此厭惡。咱們中國一直引以爲豪的好好學習,一直引以爲豪的考試成績好。其實換一種表達方式,其實是把一羣孩子變成在考場上廝殺的戰士。

我一直以爲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如果換一種角度思考,可能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歡從小就當戰士的。並不是所有的孩子從小就喜歡競爭的。有一個“小留學生”對他的媽媽說他很喜歡外國的老師。因爲我無論考多少分,老師都會說愛我。我考分數高,老師會對他說,分數低也會說。老師對我的喜歡,不會因爲分數的多少而改變。

在國外學習是一件純粹的事情,學習就是學習。父母老師對孩子的愛就是父母老師對孩子的愛。但是中國往往兩件事是摻和在一起的。也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取決於自己的成績。

無論是“小留學生”還是“小留學生”的家長,等疫情過後,還是會把孩子送到國外去讀書的。並且是義無反顧的那種。

“小留學生”怎麼看待負面評價

很多人指責他們不愛國或者疫情找麻煩之類的事情。他們的共同反應大致是一樣的,就是憤怒。他們覺得自己的選擇也沒有打擾別人,爲什麼要指責他們。要是誰疫情期間不守規矩,就辦誰好了,爲什麼貼標籤說“小留學生”不守規矩呢?沒有留學的人在疫情期間都守規矩了嗎?至於說愛國不愛國,他們覺得嘴上說愛國的,未必是愛國。他們很奇怪,爲什麼我出國留學就變成不愛國了?

本人高校教師,教育類的話題,本人很願意和各位分享,本着服務粉絲的原則,想讓我寫什麼,我就寫什麼,下面可以留言,要是想看的粉絲多,我盡力儘快安排。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告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