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下午3:40左右,二郎镇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两少年驾驶一辆踏板摩托车与一辆大货车发生相撞,不幸身亡。

消息传出后,无数的网友在惋惜两个花季少年的同时,很多人更加关注的是事发路段的红绿灯、盲区等安全隐患问题。

此段路段是二郎老街至铜铃、二郎新路至柳坪交汇而形成的十字路口。该处由于人流量、车流量较多,地理位置和环境复杂,而由二郎拐弯至柳坪方向的路边留有高出路面许多的土墩,形成极大的盲区,已发生多起交通事故。

网友在评论中质问,此处已发生多起交通事故,交警为何不在此安装红绿灯。经了解,红绿灯的安装属于属地安装,验收后交付交管部门管理。而该路段环境复杂,由隘口古山至十字路口是一个长长的陡坡,根据交管部门的管理要求,此处不宜安装红绿灯,因为长坡下方安装红绿灯,会在雨季和冰冻季节让下行车辆在刹车时发生失控滑行,更容易导致大的事故发生。为此,交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向有关部门建议在路口安装了减速带,以此迫使过往车辆能减速慢行。

引发事故还有一个较大的原因,就是车辆上行方向两边土墩遮挡形成的盲区。

据当地一位村民称,他们不管是骑车还是开车从这里路过时,根本就看不见古山方向是否有车过来,顺利通过全凭感觉和蒙,即使是这样还是时常看见有事故发生。较为严重的是古山方向过来的车一般都是重车,重车从长坡上下来根本刹不住,而驾驶员也不敢踩急刹车,一旦踩了急刹车车子就会失去控制的乱窜。为此,他们不仅向乡政府和村委会反映过,也向下来检查的领导反映过。据说宿松交警大队为消除该地的安全隐患,曾经向属地政府下发了整改通知书,但一直没有解决。

事故频发,源于隐患。而这段夺人性命的隐患只是马路两边的土墩和一些杂草、灌木,为什么就没有一个敢于担当的干部,能挺身而出,及时地消除隐患。面对血淋淋的场景和一条条瞬间失去鲜活生命的人,我们还要冷漠多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