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庙位于费县北部的蒙山腹地,庙里供奉着玉皇大帝的神像。蒙山地区植被茂密,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历来有“七十二场浇花雨”之说,足以说明蒙山一带经常是风调雨顺的好年景,老百姓认为,这全是靠了玉皇大帝的眷顾和保佑。

偶尔也会遇到久旱成灾的时候,烈日炙烤,河流干涸,禾苗枯死,人畜吃水困难。百姓不堪其苦,就去蒙山深处的玉皇庙,向玉皇大帝祈祷,请求普降甘霖,拯救黎民百姓。

在费县农村,求雨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的人是在家中自行求雨,头顶簸箕去掏院子里的阳沟(排水的通道),一边掏一边说:“顶着簸箕掏阳沟,今黑夜下雨起浪头。”有的则是以村为单位,一家出一个代表,组成求雨队伍,敲着瓢头集体到山脚下的山泉旁边下跪。庄主燃香烛纸马之后,将取到的“神水”(泉水)倒入众人瓢里。大家返回村时,一路默念:“也有男,也有女,全村老少来求雨。”一边念,一边用炊帚蘸水往天空洒。当求雨队伍来到村里的石碾旁,大家把瓢里剩余的水倒进七个姑娘的瓢里。七个姑娘一边往石碾上泼水,一边唱:“七个姑娘泼碾脐,不过三天踹大泥。粗风暴雨俺不要,麻杆细雨下三犁。”连念七遍之后,七个姑娘一起滚动碾砣,发出轰轰隆隆的响声。这时,大家一起高喊:“打雷喽!打雷喽!”之后,各自回家等雨。

费县北部山区的老百姓,遇到特大旱灾,实在熬不过去了,才去祈求管理宇宙万物的众神之领袖玉皇大帝(费县人称其为“老天爷”),请他发发慈悲,给这里下点雨。蒙山深处的玉皇庙,是玉皇大帝的行宫,于是成为当地老百姓拜求玉皇大帝的最佳场所。

老百姓到玉皇庙求雨,一般是从水湖村和东宋家庄这两个村子出发。

上冶镇的求雨队伍,是以水湖村为起点,向东北方向进发,途经西龙岗、东龙岗、龙雨庄、小贤河,从周家庄直奔玉皇庙。之所以从水湖村出发,是借用了“水湖”这个地名,含有祭拜水神的意思。西龙岗、东龙岗、龙雨庄,都带有“龙”字;龙雨庄还有一座专为求雨而修的龙王庙。行程中选择这3个村子,含有祭拜龙王的意思。这几个村子的村民去玉皇庙求雨,每一次都很灵验。据说,尤其不能少了龙雨庄的村民。

薛庄镇的求雨队伍,是以东宋家庄为起点,向西北方向进发,途经西宋家庄、永目庄、新安庄、北刘家庄,从咬舌子沟直奔玉皇庙。民间传说,很久以前,东宋家庄有一个姓张的泥瓦匠,会塑神像。他在玉皇庙给玉皇大帝塑像,身子塑完了,脸也塑完了,可是怎么看都觉得脸上还是不太像。正在反复揣摩的时候,泥瓦匠的儿子来了,他是来给父亲送饭的。泥瓦匠回头看了儿子一眼,突然若有所悟,回手摸了一坨泥巴,神像的脸庞顿时栩栩如生。回家之后不久,泥瓦匠的儿子就病死了。有人说,他托生成了玉皇大帝了。也有人说,玉皇大帝姓张,他的老家就是费县薛庄镇东宋家庄。据说,只要是东宋家庄的人去玉皇庙求雨,每一次都非常灵验。

玉皇庙里除了塑有玉皇大帝的神像,还有王灵官(护法镇山的神将)、周洪断(医治疾病的大将)、桃花女(解禳除灾的女仙),总共4尊神像。这些泥塑的神像,已于1946年毁坏了。人们到了玉皇庙,看不到玉皇大帝的神像,只能祭拜玉皇大帝的牌位。六十花甲子之后的2007年春天,费县蒙山一带的老百姓自愿捐资,请人用石膏重塑了玉皇大帝的神像,从费县县城抬到了玉皇庙。小贤河村86岁的刘德海老人主持了当时的“安神”仪式,两千多人踊跃参与,盛况空前。从此,这座玉皇大帝神像成为当地老百姓顶礼膜拜的偶像。

求雨活动的发起者,一般都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为了解救百姓的困厄,他们出面邀约村民,村民积极响应,有男也有女,有老也有少,组成一支求雨的队伍。大家分别化妆成“闪子娘子”、“霹雳将军”等,扛着彩旗,敲打着锣鼓家什,声势浩大地走出村子。村民们只要没事,都会主动加入到求雨队伍之中;如果临时有事脱不开身,也会托人捎一份香火钱到庙里。求雨队伍走到下一个村子,又会有一批村民自动加入进来。人员越聚越多,队伍越来越庞大,二三百人浩浩荡荡一起奔赴蒙山玉皇庙。

求雨队伍到达玉皇庙之后,就在庙前支上桌子,摆上猪头、鸡、鱼、肉、藕盒、点心、水果、白酒等供品,燃纸焚香,鸣放鞭炮,大家轮流上前“破捻”(用供品祭奠神祗)。最后,由年长者带领大家行跪拜礼,大声祷告。磕完头之后就起身离开,另一拨人接着上前祭奠。一天之内到玉皇庙求雨的总人数,一拨一拨合计起来,不低于2000人。

到玉皇庙求雨的百姓,大部分来自费县北部、蒙山南麓的几十个村庄,主要有上冶镇的水湖村、万仓庄、民义庄、里仁庄、大青太、埠后、东岭、双丘;大田庄乡的五圣堂、青云庄、黄土庄、周家庄;南张庄乡的小青太、保安庄、左家庄、欢庆庄、白埠、店子、南张庄、北张庄、西龙岗、东龙岗、龙雨庄、小贤河、魏家庄、太白庄、台子沟、红山前、永目庄、新安庄、北刘家庄;薛庄镇的聂家庄、东宋家庄、西宋家庄等。方圆十几公里,涵盖十几万人。

也有来自山后(蒙阴县)的老百姓。他们翻过陡峭的望海楼,来到玉皇庙求雨。有一年,山后的一个70多岁的老汉,不大会说话,他到玉皇庙求雨,向玉皇大帝祷告:“老天爷,你管怎着行行好,山前的你别管了,给俺山后头下上三天麻杆子雨吧!”费县人一听不乐意了,纷纷上前与其理论。北刘家庄的孙士才对玉皇大帝下跪祷告说:“老天爷,咱是邻居,还是咱近!你光给咱山前下雨,一点也别给山后下!”两拨人发生激烈争吵,差点动起手来。

到玉皇庙求雨,据说非常灵验。人们求完雨之后下山回家,往往半路上就开始下雨。甚至,有的求雨队伍还没有到达玉皇庙,就开始下雨了。

求雨得雨,要回到玉皇庙还愿。台子沟村有个村民叫孙士祥,今年70多岁了,是村里的保洁员。有一年他到玉皇庙求雨,对玉皇大帝说,你要是下了雨,我就来给你修庙。回家之后,果然下了一场大雨。他不敢怠慢,急忙喊人去修庙,可是别人并没有许过这样的愿,他喊谁谁都不去。无奈,他只好叫上他闺女,爷俩一起到玉皇庙修了两节台阶,算是还了愿。

玉皇庙最近的一次求雨活动,是在1992年。此前一年冬天,雨雪稀少,1992年入春以后,多风少雨,特别是进入6月份,旱情日趋严重,河道断流,塘坝干涸。这场暑旱,是近30年来所没有的,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给农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费县北部的老百姓,实在难以承受这般煎熬,于是自发组织起来,到玉皇庙求雨。自此之后的十几年里,玉皇庙再也没有举行过大规模的求雨活动。也许是玉皇大帝特别眷顾、蒙山一带没再遭遇过重大旱灾的缘故,也许是青年人相信科学、老年人渐渐老去的缘故吧。

不过,玉皇大帝在费县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一直非常之高,几乎达到无所不在的地步。大年初一煮饺子,一定要单独盛出几个,请玉皇大帝首先品尝,称作“敬天”;宴席上端起酒杯,先要朝地上洒几滴,也是“敬天”;家里打井、盖屋,都要先“敬天”;婚丧大事,也都要“敬天”;春节、六月六、八月十五等重要节日,很多人家都在家院里设供桌“敬天”,摆上供品,烧香磕头。

相传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费县北部山区的老百姓,带着鸡、鱼、肉、酒等供品,以及鞭炮、火纸,到玉皇庙里烧纸磕头,一方面是为玉皇大帝庆生,感谢玉皇大帝的恩赐,另一方面祈求玉皇大帝的保佑。这一天,年长的老人、年幼的孩子、待嫁的姑娘、新过门的小媳妇,都会上山祝拜玉皇大帝。他们有的祈求财运亨通,有的祈求消灾祛病,有的祈求生儿育女,有的祈求美好姻缘等。

费县蒙山一带的许多村民,一年之中至少要去玉皇庙两趟,一趟是正月初一,一趟是六月初六“半年节”。他们一般带上猪头、西瓜、月饼、点心等供品,前往玉皇庙。路途遥远,崎岖难行,他们一般要走三、四个小时才能到达,在庙里呆的时间并不长,基本上就是烧纸、放炮、磕头,接着就往回赶,回到家正好可以赶上吃晌午饭。祭奠过后的供品,谓之“神剩”(意思是神祗吃剩下的),可以带回家中让孩子们分享,民间有“神剩神剩,吃了不生病”之说。

也有把猪头、鸡、鱼等供品留在庙里的,好让玉皇大帝慢慢享用。令人惊奇的是,无论天气多么炎热,这些供品都不会腐烂变质,既不招苍蝇,也不招老鼠,直到它慢慢风干。

原文作者:虚静斋主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