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贵州省第四个“生态环境日”如约而至。2017年,贵州将每年6月18日设立为“贵州生态日”,持续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守护绿水青山,巩固省内生态优势,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生态环境日”当天,贵州省生态环境厅联合贵州微联盟全网推出特别报道,利用H5、短视频全面总结了“十三五”以来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无数网友被H5刷屏,了解到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离不开所有贵州人的努力。

“十三五”以来,贵州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斐然,在绿水青山里找到了金山银山。

一直来,贵州筑牢绿色屏障、培育绿色文化、打造绿色家园、发展绿色经济,助推贵州快速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如今,“绿色”是贵州发给全国乃至世界的名片主色。

贵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要求,全力推进生态环境各项保护工作,确保贵州生态环境质量越来越好。2019年,贵州省9个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8%、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96.4%、森林覆盖率达到59.9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87.3%、治理石漠化1006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2720平方公里。

“十三五”以来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万重青山

三百多年前旅行家徐霞客曾游历贵州,他在自己的游记中这样描述贵州:“自入贵省,山皆童然无木”。

观山湖区生态园林 图 天眼新闻

赫章县平山国有机场图 天眼新闻

而三百多年后的今天,在“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下,贵州的森林面积已达520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9.95%,累计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2个、森林乡村273个,省级森林城市43个、森林乡镇169个、森林村寨993个、森林人家3900户。

千里碧波

乌江是贵州的第一大河,养育了乌江河两岸数以百计的贵州人民,前几年乌江总磷超标,江水深度污染,“十三五”以来,乌江基本完成磷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各项工作任务,总磷污染源头得到有效控制,乌江干流稳定保持三类水质标准。

2019年4月19日 乌江34号泉眼治理现场 图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

2019年4月19日 乌江34号泉眼治理现场 图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

乌江源百里画廊 图 多彩贵州网

乌江水系黔西县铁石乡河段 图 天眼新闻

贵州省完成国家下达的劣V类水体整治工作任务;全省49个城市黑臭水体已完成工程性治理45个,消除比例91.84%。

“十三五”以来贵州省水源治理成就

美丽乡村

如今,贵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样貌焕然一新,干净整洁,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得到了新改变,多彩贵州的村庄,正描绘出新的乡村美景。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 图 卢勇

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侗寨 图 卢勇

“十三五”以来全省累计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4784套,日污水处理能约20.16万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建制村2421个。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覆盖12362个行政村,覆盖率80%以上。

“十三五”以来贵州省乡村整治成就

“十三五”以来,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走出了一条经济和生态“双赢”的路子,更加牢固地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相信下一个“十三五”,贵州生态与经济发展会更上一层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