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迎喜讯!郎平运筹帷幄善于总结,球队将在不断探索中进步。网友热议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女排在不断探索和调整中不断进步,从里约周期到现在,也就是郎导接手女排之后,她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特点,让中国女排也是几经波折,在不断探索和调整中前进的,不断地更新一些球员,不断地改变阵容和打法,球队如此,球员也是如此,都在不断地进步和改变,我们总结这段历史,不仅仅是还原,更重要的是说明,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2013年,是新老更替的一年,悲喜交加的一年。

郎导接手女排后,沿用了伦敦周期的很多老队员,包括王一梅、惠若琪等,但没有选用二传魏秋月,而是启用了新二传沈静思和姚迪,朱婷和丁霞都在集训名单,第一期没有参加集训。这一年按球迷的说法是老攻手带新二传。到了6月份确定了参加大奖赛的正式22人名单,朱婷正式开始国家队的征战,分成三组参加大奖赛,取得了19连胜的好成绩,并取得了总决赛的亚军。中国女排迎喜讯!郎平运筹帷幄善于总结,球队将在不断探索中进步。但是在随后的亚锦赛上却一败涂地,没有取得奖牌,创历史最差战绩,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周期的第一次大考中没有及格,更让无数球迷难以接受的是,这个成绩居然是在郎平执教下创造的。

但是坏事也是好事,这次失利彻底暴露了中国女排存在的问题,也让郎导下定决心,对人员做了充分的调整。伦敦周期的老队员调整出队,一些新队员进入国家队,开始了13-14年的冬训。2014年,在沉浮中拼搏,在赛练中进步!针对2013年存在的两大问题:二传不稳和地面不稳,在冬训和大奖赛等狠抓了一传,特别是要求小惠转型和加强对朱婷一传的训练,把魏秋月召入队中,成为队内主力二传,也就是大家所说的老二传带新攻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丁霞和张常宁的二进宫,彻底改变了球队和自己的命运,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徐指导带领的国家二队在亚洲杯和亚锦赛中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当然14年国家队最好的战绩是14年世锦赛,取得了亚军,当然世锦赛的比赛也比较曲折。

世锦赛中浙江队人员比较多,这和浙江队取得联赛冠军也有些关系,也有让王慧敏保障一传主打朱婷的意思,但后来证明这个思路不行,朱婷的负担过重造成决赛体力透支,遗憾地失去了冠军,但总体来说,14年是收获的一年,基本形成了战术体系和基本阵容,朱婷、惠若琪、小苹果、魏秋月、丁霞,林莉、张常宁和颜妮等都是14年比较闪耀的球员,他们也是16年奥运会的主力队员。14年世锦赛基本确立了中国队高快结合,全攻全守的风格体系,高快结合说得很多了,大家都知道,但是全攻全守当时还存在很多不同的认识,开始是殷娜,后来是西湖敏,但都很快淘汰了,虽然一传防守好,但是没有前排没有进攻,总出现卡轮的现象哪个球队也受不了,所以,保姆主攻的想法很快就放弃了,还是从全队所有主攻的一传能力做起,朱婷、惠若琪、刘晓彤和张常宁的一传应该说都是那个时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每个人都要攻守兼备,这一点为后来的中国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说高快结合,不能不说当时的副攻杨珺箐和接应杨方旭,她俩都是以快著称,一个背飞一个背平,世锦赛徐云丽受伤后,小苹果替补上场,表现不错,她的高度提升整个国家队的高度,她和朱婷的高,从而形成了高快结合的特点,这个框架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改变。目前国家队已经形成了以四号位进攻为主,到位副攻,接应保障+偷袭。但是张常宁一到前排就卡轮严重,到后排又不能有效保障,一直打不了完整的一场球,实际上已经成为可有可无的角色。郎平近期说过,张常宁有韧性,不服输。就是说其无发展空间了,不服输不代表让你老输啊。问题的关键是张常宁担不起朱婷对角的责任,并且张常宁在场,中国女排会形成浪费。首发七仙女是打不过意大利的,郎平必须拿下张常宁,给李盈莹让位置。这样中国女排才有救,李盈莹顶不住了,就用刘晏含或者张常宁替补出场。

对此,大家怎么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