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問者所寫的各種文章中,涉及到“撤縣設區”的話題往往會引起較大的爭議。每當推出一篇“撤縣設區”的文章,支持者,反對者,看熱鬧者皆有之。

一個縣被“撤縣設區”,或者說一個縣級市被“市改區”,往往會帶來一個地區重大的發展轉型。比如說,杭州的蕭山、餘杭兩個縣級市,南京的江寧,在2001年進行了“撤縣設區”。這直接推動了當地的城市化和產業化發展水平,也正式預示着當地與主城區一體化的全面推進。如今,這幾個“新”區都是當地數一數二的經濟強區,直接影響着杭州、南京等地的發展走向。

人們關心“撤縣設區”,總是希望被撤的縣或縣級市會發展得更好。發展好了,什麼都好說。至於什麼“蕭山餘杭除外”或者“姜堰江都除外”都是可以忍一忍的,只要發展得比過去好。

對人們來說,撤縣了不僅僅意味着只變成城裏人了。在變成區後,一體化帶來的更好就業崗位,更優質的文教衛資源,更有效的區域合作是人們所期盼的。但要是收入沒有提高,縣城沒有變得更加都市化,那麼一切都是虛名。說不定還不是不撤好。尤其對於那些自身經濟實力比較弱的地市,對下轄區縣“撤縣設區”後,反而制約了當地的發展自主性。

還有些經濟強縣,壓根就不願意被撤,不管你是經濟強市還是經濟弱市。經濟弱市想“撤縣”難度太大,已經發生好幾次撤縣未果事件,如發生在湖州長興、台州溫嶺等地那樣。沒有實際利益的撤縣,縣裏的鄉親們不稀罕。

還有些人擔心,撤縣後,幾千年的縣域文化就沒了。郡縣文化一直是中華基層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很多縣或縣級市,其本身的歷史就比地級市要長得多。畢竟,有2000年曆史的縣城,一抓一大把。三十歲不到的地級市,數數還有那麼幾個。就這麼把歷史悠久的縣城給撤了,縣裏的人們心裏過不去。

再說了,很多地級市就是某個縣甚至某個鎮發展起來的,以前就是被另一個縣管的。現在,原先被管的反過來要喫下管人家的,這可如何接受得了?雖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但真要到了那麼一天,可不是那麼能接受的。

還是那句話。“撤縣設區”,就是要實現1+1大於2的效果。不管以前是誰管誰,心裏能接受也好不能接受也好,一切都需要向前看。有能力撤,就要有能力有水平有方向帶着大家一起發展。沒能力帶大家一起飛的,不如各玩各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