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被外界稱爲5G商用的元年。預計到年底,國內將建設5G基站超過60萬個,覆蓋地級以上城市。據相關的報道稱,5G將會加速超級互聯網(5G+AIoT)的到來。未來每個人可能有數十臺甚至上百臺設備圍繞身邊,從手機、可穿戴設備到智能家居、車載,規模會遠大於今天的移動互聯網。所以現在絕大多數人至少有一個充電寶,以防不時之需。

實際上早在七年前,小米就看到了AIoT的潛力。截至目前已孵化出超過300家生態鏈企業,涵蓋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智能出行等領域。

今年5月份,小米集團斥資1.0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3億元)收了紫米國際部分權益。在業界看來,此舉旨在進一步加強對生態鏈的掌控。值得注意的是,紫米正是小米孵化出來的第一家生態鏈企業,該企業以前主要幫小米生產移動電源。

公開的資料顯示:紫米成立已有八年時間,負責研發小米移動電源及充電器、數據線、無線充電器等相關配件,此外旗下品牌ZMI在攝像頭、音箱產品上也有所涉獵。累計賣出的充電寶超過1.1億個。

紫米創始人張峯,畢業於上海科技大學無線電電子測量專業,從事手機及通訊行業20餘年,參與過第一臺國產“大哥大”YD9100的整機設計工作。

大概在十年前,小米正式跨入手機市場,由於名不見經傳,鮮有ODM大廠願意接其訂單。這時候張峯果斷伸出援手,促成英華達爲這個年輕品牌提供代工服務,一來二去他和雷軍就成爲了朋友。

後來,張峯離職回老家江陰創業,組建了一支10多人的設計研發團隊。剛開始方向並不明確。雷軍建議下,這個團隊轉而研究起移動電源。當年充電寶市場品質良莠不齊,知名大品牌價格非常高,小品牌又雜亂生長,性能差且各項指標都不合格。

很快,張峯的團隊幫小米量身定製了第一款移動電源。雷軍曾表示:“充電寶只有兩個牌子,一個叫小米,一個叫其他。”事實證明此言非虛,憑藉極致的性價比,產品上市數月銷量就達千萬。之後銷量更是節節攀升,不管是質量還是銷量都做到讓雷軍心服口服。

背靠小米這座大山,紫米在之後兩年裏,賣出去5500萬個移動電源,逆襲成爲了全球銷量第一。可以說,紫米的出現改變了國內的充電寶市場,大的品牌價格不再是高高在上,而山寨品牌沒錢賺自然就不做了。除了移動電源,紫米還延伸出彩虹電池、車載充電器、迷你電風扇等產品。

2020年初,小米宣佈進一步加大在IoT領域的投入,未來五年將至少在加碼500億元。選擇此時拿下生態鏈企業,看中的正是紫米在電源以及多項IoT領域具備優秀的技術研發能力和出色的行業資源與運營經驗,能夠同時協同和提升小米未來生態鏈產品的競爭力。不難看出,雷軍的野心不僅僅在智能手機,他想讓小米產品遍佈用戶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