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座城市都有一條屬於自己的商業步行街,每座城市都有一條遊客聚集的小喫美食街。有些地方是本地人不去,外地人扎堆,有些地方是本地人常年都在轉,外地遊客更以朝聖心理去走一走。位於拉薩的八廓街,可以說是國內最有名的一條步行街了,它既商業,也神聖,頗受遊客歡迎的同時,更在本地人心中有着至高的地位。

在我心裏,這是任何一條步行街都無法媲美的古老街道。去過拉薩旅遊的人,對這條街都不會感到陌生,有的甚至是再熟悉不過。它是拉薩著名的轉經道和商業中心,較爲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傳統面貌和居住方式。八廓街原街道只是單一圍繞大昭寺的轉經道,藏族人稱爲“聖路”,現如今愈發繁華與熱鬧。

我每年前往西藏時,都會逗留拉薩,去這已有1300多年曆史的古街上走一走,轉一轉。八廓街又稱八角街,周長約1000多米,最早因爲建大昭寺而出現,接着隨着大昭寺的發展而不斷建設和完善,成爲拉薩之旅最熱門的景點之一。

但對於絕大多數遊客而言,於八廓街的嚮往和憧憬,並非因爲它是拉薩的一條商業街,而是源於它是一條“聖路”,源於這條“聖路”上的一些古老建築,如大昭寺。這條街道以大昭寺爲中心,西接藏醫院大樓,南臨沿河東路,北至幸福東路,東連拉薩醫院河林廓東路,到拉薩的人沒有不知道它。

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商業步行街,是世界海拔最高的一條“聖路”。不論是在遊客眼裏,還是在藏族人心裏,這條街都是獨一無二的。若身在朝聖的人羣裏,一直跟隨着藏族人的步伐,只朝着轉經的方向,你會發現沒有任何一條古街能媲美八廓街。

每年來拉薩,我都會在這裏留下我的腳印和身影。每天去轉經,去聆聽人羣裏誦經的聲音,去尋找手搖瑪尼輪在風中轉動的聲音,有時候碰到一身沾滿塵世灰土的朝聖者沿着轉經道一路磕長頭的時候,我的心臟就彷彿被輕輕敲打了一下,我覺得它像是木魚,敲打我的是六字真言: 唵嘛呢叭咪吽。

八廓街真的是一個神奇地方所在,不管街道兩旁有多繁華,身旁穿梭的人羣有多熙熙攘攘,只要走在這條轉經路上,商鋪變幻成雪山,轉經道變幻成草甸與臥堂湖,流浪狗變幻萬物生靈。但佛塔依舊是佛塔,人依舊是人,我彷彿來到1300多年前。走着走着,古老的大昭寺在眼前如夢初醒。

有人說,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一條屬於自己的“聖路”,不論方向在哪裏,宗旨是什麼,腳下的路是必須要走的,每個人都在這條路上經歷着悲歡離合,酸甜苦辣......或順坦、繁華、或衰落、或顛沛。

轉山轉水轉佛塔,高山雪域之巔,等身長頭的朝聖之旅是藏族一輩子的信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這塵世裏,圍繞着大昭寺,將這八廓街上的青石板磨得圓滑光亮。

這樣的畫面,在八廓街,在拉薩,在西藏太尋常不過,它是人們一生中的重要組成,也是藏族人生命的一部分。《可可西里》中有這樣的一句臺詞:“見過磕長頭的人嗎?他們的臉和手都很髒,可是心靈卻很乾淨。”這句話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反覆進出西藏,對這世界,對這生活,我放下了傲慢與偏見。

在西藏,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寺廟,有寺廟的地方就有永遠閃爍着的酥油燈。不論是在八廓街,還是湖邊山腳下,手持轉經筒的藏族人是那麼的美麗,那麼的吸引我的目光。這種美是至純的,也是簡單的,不論世俗之見有多醜陋,在他們的心裏,這個世界充滿潔淨。

我常在一些茶館遇到這些朝聖者,他們滿臉土灰,身上也髒。但圍坐一起喝茶的時候,他們聊天時的神色充滿了歡樂,尤其是那雙笑起來的眼睛,明亮的如星星一般,純潔的如神山之上覆蓋的白雪。我曾想象他們的內心世界,那一定是和傳說中香巴拉一樣美好的地方。

曾有位民宿老闆說,西藏是神和受苦難的人居住的地方。這讓我想起一位西藏旅者(@西藏-假想敵)曾寫的一本書,《神的孩子都要去西藏》。這是一本有關西藏旅遊攻略相關的書籍,書名充滿深意,讓我對西藏有了不同的解讀。

對於這裏,不要輕易說“朝聖”,一旦有了念頭,你就要去完成它。

八廓街的轉經道是拉薩最有名的一條轉經路線,其他兩條,一是在大昭寺中環繞主殿覺康一週,長約500米,是內環線。二是在林廓路,繞拉薩老城區一週,全長5000米,是外環線,但少有遊客知道這條轉經道。

隨着旅遊發展,隨着越來越多的人留在拉薩,不論是開民宿,還是開咖啡館或是其他小店,越來越多人對這裏產生了無法自拔的眷戀和依賴。有剛畢業的,有辭職的,有創業失敗的,有功成名就的,有退休的;也有失戀的,失意的、有失落的,期待的,熱情的,嚮往的...

有的人渴望心靈得到洗滌,有的人希望找到人生價值,有的人不願生命就此荒廢,有的人不甘平凡...不論是純粹來看風景,還是帶着某種心願,對於這裏,不要輕易說“朝聖”。

我第一次來西藏,看到神山聖湖的時候,它那純潔不受現代社會文明污染的山與水,就像是母親的眼睛,一次又一次的觸動着我的心。 俗世不論多麼令人感到慌亂,也要在這熙熙攘攘的繁華之中保持隱忍、平和。1300餘年的轉經道,發展爲今天的商業街,它的姿態始終是修行的隱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