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撫順

“種植蒼朮一定要注意除草、中耕、施肥、排灌等內容,不能粗放管理,只有管理到位,生長才會好。你目前這段時間主要任務就是除草。”6月12日上午8時剛過,撫順縣湯圖滿族鄉莊家村建檔立卡戶劉紹武就撥通了包村幹部、撫順縣湯圖滿族鄉統戰委員金鳳海的電話,諮詢過後,劉紹武騎上摩托車,就來到了自家的蒼朮種植園進行除草。“自從認識了鳳海,我有啥種植技術上的事都找他幫忙,他每次都幫我解決問題。脫貧致富路上,有這麼多黨的好乾部幫我,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信心。”劉紹武說。

今年56歲的劉紹武,家有3口人,他和老伴還有93歲的老母親,過去劉紹武靠種地和打工,維持全家人的生活。幾年前因在打工過程中發生了意外,造成劉紹武左腿嚴重受損,幹不了力氣活兒,因病致貧,劉紹武家進入建檔立卡戶名冊。這幾年,靠政府的救濟和他哥哥的幫襯,全家人日子還過得去。去年他哥哥去世後,讓劉紹武對生活失去了信心,他怪自己沒用,不能讓老母親過上像樣的日子。

去年秋天,外地人到村裏收中藥材,1公斤溼的蒼朮就能賣到3元錢,這讓劉紹武動了心。聽藥商講,種植蒼朮最好是在丘陵山區向陽、涼爽、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和荒山坡等地種植,他們家正好在半山坡有塊地,但不平整,也沒有作業道,車子無法上下山。

今年春天,盤算多月的劉紹武找到了村黨支部書記趙濤,想租用他家的挖溝機開一條方便上下山的作業道。趙濤瞭解了劉紹武的想法後大力支持,不僅自己帶着施工人員順着山體修了一條兩百餘米長的作業道,還平整了山上3畝多的土地。收工時,劉紹武拿出積攢了多年的2000塊錢,可趙濤說什麼也不要,還一再和劉紹武說:“以後家裏有啥事就和我說,只要我能幫的,一定幫。”看着趙濤和工人們離去的背影,劉紹武的心裏暖暖的。

土地有了,可上哪兒買苗呢。那幾天劉紹武沒閒着,每天都到鄰村種植戶家瞭解情況。新平整的3畝地,再加上親屬家林下經濟的4畝地,總共得需要8萬棵苗,市場上價格近萬元,上哪兒找這麼多錢呀,剛充滿信心的劉紹武心涼了半截。

“劉大哥,聽說你想種植倉術,沒錢買苗?”“是呀,你怎麼知道?”“我幫你打聽打聽,看看哪兒有便宜又好的苗。”自鄉包村幹部金鳳海推開了劉紹武家大門的那天起,劉紹武便有了主心骨。

金鳳海幫他聯繫了蒼朮苗,原本價值近萬元,劉紹武只花了1800元。“現在是創業初期,需要錢,這1800元我先給你墊上,等中藥材賣了錢再還我。”聽着金鳳海的肺腑之言,劉紹武都不知說什麼感謝的話好了。

今年“五一”前,劉紹武將8萬棵中藥材種進地裏。從那以後,他們倆的電話沒斷過,劉紹武不管遇到什麼技術問題都請教金鳳海,有時金鳳海答不上來,就找專業人員請教,然後再轉告他。劉紹武用的是老年人手機,沒有微信,不能在網上買種植中藥材所用的材料、肥料等,金鳳海就幫他買賣,物品郵寄到鄉政府,劉紹武再到鄉里取。在與劉紹武交談中,記者聽到最多的就是“鳳海”兩個字。

“看,這一片都是他們家的藥材園。”在村黨支部書記趙濤的引領下,記者順着新修的作業道來到了半山腰,只見劉紹武正在地裏拔草。看着長勢良好的蒼朮,劉紹武高興地給記者算了一筆賬:“3年後這一棵苗大約能長到3斤半左右,現在的市場價格是6元錢一斤。還有每年春天發的芽,一斤批發價能賣到8元錢,一畝地最少產200斤。我算了,3年後這些中藥材能收入十幾萬元。”

劉紹武常懷感恩之心,他特別感謝黨和政府以及鄉親們的照顧。爲了表達感激之情,日前,劉紹武寫了一封感謝信送到了鄉里。

一個貧困戶,衆人幫脫貧。劉紹武發自內心地告訴記者:“我有一雙手,不願當貧困戶,我一定要幹出個樣子,我對我們家未來的生活充滿信心!”

責任編輯 | 朱虹

編輯視覺 | 王寧寧

撰稿&圖片 | 單小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