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梨无束腰罗锅枨云纹牙头长方凳成对,长59.2宽49.5高51.3厘米,器型少见、色泽华美,一眼就引起了识货者的注意。

30至50万元的参考价,让人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白纸黑字言之凿凿,一行小字解开了心中的狐疑。

据介绍,方凳局部采用了包镶工艺,原来它们并非全黄花梨木家具,尽管在当时可能价钱相差不大,但时至今日已不可同日而语。

那么,到底哪些部件是采用白木贴黄花梨板制作的呢?都说传统包镶工艺精细、复杂,时隔几百年后,能看出怎样的端倪呢?

首先来看边抹部分。由于凳面是工作面,使用时受力不轻,再加上屁股在上面晃动、挪移,如果边框贴皮制作,恐怕难保坚固、结实,所以猜想边抹应该不会使用包镶工艺。

然而在大边立面下三、五毫米的位置,有一条横贯左右的细长接缝,诸位请放大上图查看,可能是包镶板拼合的痕迹。心中一紧,赶紧转到侧面观察。

令人蹊跷的是,抹头冰盘沿完整,无裂无拼,看不出贴皮的迹象,难道是部分实木、部分包镶?

倒是在腿子外角上发现了蛛丝马迹,残缺的线脚下隐隐有拼合的缝隙,贴皮毕竟不如实木结实。经过反复观察,基本可以确定的,四条腿包镶而成。

还有,罗锅枨为普通白木,只在顶面和正面上贴了一层黄花梨,从底面的接缝,以及两种不同的木纹上可以看出来。

至此大致弄清了方凳的黄花梨配比,详细情况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无论采用怎样的制作方式,其品相和工艺皆精,不失为一对好的收藏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