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智能”和“僞智能”一直都是人們關心的焦點話題,目前來看,智能產品雖成井噴之勢,然而概念參差不齊,質量好壞都有。《智能有遠鑑》曾經在一期節目裏專門討論過,智能產品不是兩元店商品,真正的智能應該是嚴肅且嚴謹的,代表的是科技含量,不應打着智能的旗號愚弄消費者。

比如有些智能冰箱,大肆宣揚通過手機APP就能調控冰箱的溫度,有多麼多麼的智能,那它的實用性到底在哪裏呢?畢竟冰箱不是空調,並需要天天調節溫度,所以說,這個功能就顯得非常的雞肋。老羅認爲冰箱的智能發展應該是往多溫區、私密化、多功能等方面考慮,而不是簡單的植入一個芯片而已。

中國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付出了巨大努力,結果卻被一些奇葩產品硬生生把人工智能毀成“人工智障”,很多廠家借用智能的幌子推出的產品看起來新奇,其實一點實用價值沒有,只是爲了割一波韭菜賺一筆快錢。不過好在消費者的打假意識逐漸在提升,已經越來越警惕,不會輕易相信所謂的智能產品。

總結來說,對於廠家來說,智能不是萬能賣點,產品的核心賣點是消費者的需求,從長期發展來看,物聯網也許是人工智能的一個終點,但恰恰是智慧智能的一個起點。對於消費者來說,購買智能產品一定要保持冷靜,仔細考量這個智能功能是不是家庭所需,不要一衝動花了冤枉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