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一条新闻曾经刷爆了朋友圈。说是4000亿只蝗虫大军从非洲开始向全球肆虐,然后浩浩荡荡飞过红海进入欧洲和亚洲,并一度到达了巴基斯坦和印度,距中国可以说仅一步之遥。蝗虫所到之处把庄稼啃食的一点不剩,引发25年来最大蝗灾,多国宣布进入应对紧急状态。这令中国的网民们一度担心会不会影响到咱们国内的粮食丰收,但好在这条新闻的真实度出现了偏差,这才让广大网民们长吁了一口气。也由此可见这小小的蝗虫有多么大的威力,让大家更加坚信蝗虫就是害虫。可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黄川镇东埠村的“第一书记”王代军却把这害虫当成了宝贝,还专门带领村民们建起了大棚精心养殖。危害庄稼的蝗虫本该人人避之不及,怎么王书记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还不是因为养蝗虫能赚钱!

小编的家乡管蝗虫叫做蚂蚱,这蚂蚱不仅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例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无机物质如各种盐类,钾、钠、磷、铁、钙的含量也很丰富,是一种高蛋白高营养低脂肪的昆虫。小时候小编的妈妈就经常从田野里捉来蚂蚱,用油煎一煎,那味道简直太香了!而且蚂蚱养殖不像其他的鸡,鸭,鹅等禽类,只需要购买一次卵。这样一个月长大后,自己就能产卵。卵变虫,虫变卵,而且建的大棚也可以用好几年,可以说是投入比较少的了。王代军正是通过市场考察、调研,才选择了一年能出棚四茬的蝗虫养殖作为带领病、穷、残贫困户群体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

据了解,他们养殖的这种蚂蚱品种叫做东亚飞蝗,和非洲蝗灾的品种可不一样哦!东亚飞蝗一年可以养四拨,这个品种的蚂蚱体态肥壮,个头比野生的要大,肉质好,营养价值也高。“蚂蚱的养殖技术很简单,蚂蚱不怕热,也不喝水,饲料就是些野草,定时添加一些糠麸,野草遍地是,所需成本很少!但是必须能吃苦耐劳……”王书记介绍说。但其实养殖过程还是有些麻烦的,因为这些蚂蚱很是娇贵。首先,在进入蚂蚱棚内,不能抹口红,也不能涂抹任何化妆品,因为蚂蚱对气味很是敏感,一不小心就会导致它死亡。所以女孩子就不能打扮得美美的进入大棚里面,只能素面朝天。

还有,大棚内的温度要保持在35度,时刻控制温度,才能确保蚂蚱的健康成长。还得必须保持干燥。因为蚂蚱就喜欢干净、干燥的生长环境。所以说,这个蚂蚱养起来还是很娇贵的。

不过,蚂蚱养殖的效益非常高,可以说是投资小、风险小、利润高。只要草料充足,养出来的蝗虫就会个大、成活率高。据悉,目前东埠村的第一批贫困户参与养殖春季蚂蚱已经实现全部销售,棚均经济效益超过1.6万元,一个大棚一年能出棚四茬,算算年收入就能过十万了呢!一只只小蚂蚱成功引领贫困户“蹦出”大效益、“蹦上”致富路,王代军也因此被贫困户们亲切地戏称为“蚂蚱书记”。小编也真心祝愿王书记能带领全村人养殖蝗虫的致富之路越来越宽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