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心無旁騖地積蓄總會有爆發的一天,“莫爲浮雲遮望眼,風物長宜放眼量”。我在想周深、、、……

人的心靈一定要豐富、充實,因爲你心靈有這個東西,你在現實中才會看到它;如果心裏沒有,你在現實中也根本不會關注。(充實心靈最好的方法,目前我體驗到的就是大量閱讀,加寫作;因爲寫作有助於我們深入思考)。

讀書有個好處,就是認識的世界會越來越寬、越來越廣。比如我自學畫畫,找書來讀,裏面談到音樂中的節奏與韻律,但是音樂我一竅不通,我就會再去找音樂方面的書來讀。我說現在真是讀書的幸福(太幸福了)時代,就是找書太方便了,一個智能手機帶在身上,就是若干圖書館跟着你。

另外,只要有一個真正的專業愛好,鑽進書中去,你就會越讀越廣;因爲書都是書中有書、書中套書的,所有的知識都是互生共融互證的。

有時候說讀書是什麼?讀書就是提高你看世界的維度;提高你看清事物現象背後本質的能力。

這世界到底有多少“維”我們不知道。一維空間的人,只能在一條直線上左右移動;二維空間的人可以在長寬上下左右移動;三維空間的人可以在長寬高(深)上下左右前後移動;......。每一高維的人,都能看到低維的人,低維的人看不到高維的人。零維空間(點,一動不動)裏的人最有感覺,以爲自己就是整個宇宙。

所有書中的認知,都是頂尖人物在各自專有領域、獨特視角的認知總結,有時是一輩子的心血結晶;包括科學的、藝術的、社會的、歷史的、......。但這不同視角又是互通共融、相互驗證的,共同向事物的內層、變化後面的不變滲透。

人的視覺沒有穿透能力,永遠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而我們看到的世界只是真實世界的1~2%,甚至更少,98%的內涵、暗物質、暗空間、平行世界我們是看不到的。

讀書就是豐富你的精神內涵,拓寬你看事物的視角,使你對事物的認識漸趨本質,或者說逐漸滲透到事物的精神內涵。

(不喜歡讀書思考,是人的動物性的原始本能:原始人類最缺少的就是能量、溫飽,所以人的身體有節約、儲備機制;讀書思考用的是腦力,而腦力又是最耗能的;只佔身體2%的大腦,耗能卻佔整個身體的25%)

我們看到的世界是極其有限的、固定的、呆板的,但我們可以認知和創造的世界卻是無限的、多變的、靈動的。爲什麼我們普通人旅遊,僅僅是到此一遊,拍個影、留個照,感受不到景點物象背後那種元素組合的神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生命的歷史底蘊、......?就象我們對待自己的生命過程一樣。

有了極其廣闊、深厚、豐富的精神內涵,我們才知道,原來我們可以創造一切......

2020042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