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融資結構以間接融資爲主(貸款債權),也就是商業銀行等貸款機構唱主角,而其風控要求又導致對高風險的中小微企業貸款高度謹慎,這是無可厚非的,畢竟誰願意因爲不良貸款而被問責呢?因此,即便過去貨幣政策寬鬆,也無法讓資金更多流入中小微企業,不暢通的貨幣傳導機制導致實體經濟旱澇分明。

不差錢的國企和大企業一再獲得融資,轉手倒騰出去再獲得利差,導致中小微企業不僅融資難,而且融資貴……當下的經濟下行壓力巨大是衆所周知,那麼金融政策必須對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流動性予以支持,否則提供了7成以上就業崗位的中小微企業一旦倒下,保就業保民生就成爲空談。

現在的政策傾斜,讓中小銀行更多的開發中小微企業客戶,不過其自身運營和風控能力的問題也導致支持能力有限。因此央行聯合多個部門特意設立了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以及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給予還款期限上的最大程度的寬限和支持,讓商業銀行敢於支持小微企業。

這就是典型的創新貨幣政策,反哺實體經濟,推動利率下行,力度不可謂不大,決心可見一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