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首期盼的国家线迟迟未到,大家都在等待,但是居然有小伙伴说收到了研招网的短信?难道国家忘了我这个学得秃了头的娃了吗?

是不是被吓了一跳,还好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说的是:根据最新消息,教育主管部分和各高校正调研制定网络复试和传统复试的结合方案。另外国家线至少要等半个月才能公布。

看到这里是不是心又凉了一片,除了等还是等,在等下去马上都能参加下一年的考研了。实际上,我非常能理解大家的心情,决定生死的时刻迟迟未来,头上悬着的达摩克里斯之剑熠熠生辉,就是不落。

那现在究竟应该做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一点,不管能不能过线,调剂能不能成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准备好复试!今年究竟是线上复试还是线下复试,现在大部分院校都是做线上线下两手准备。想再多我们也没办法控制,我们只能做到的是认真备考,两手准备都做好!

下面给大家专门列出三点,大家看一看有没有自己也存在的问题!

第一点、专业知识结合当下热点,切勿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专业不同,专业热点也有所不同。 在复习时容易学得比较死板,特别是只关注书本上现有的知识,而忽略了一些专业领域的热点问题以及新研究,除了复习书本上的内容,可以多看看目标院校目标专业导师们的研究动态和论文观点等,最好能提炼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主要针对的是,在复试的时候,导师可能会问一些行业内的热点新闻。这里面就要求回答问题是一定要避免就事论事,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第二点、研究方向怎么选?我感觉我啥都行啊!

很多学校在考研报名的时候都没有太多的专业研究方向细分,考试的科目也都是专业基础的。但是在复试的时候这一个问题就比较明显,因为每个导师的研究方向都有所不同,他们会对专业进行更加细致的区分,我们究竟该如何取舍?

很多小伙伴可能在想,我也不知道啊,谁来救救我啊!不用怕,首先在初试复习的时候,大家肯定对专业的方向有或多或少的了解,自己比较适合哪一类或许没有什么概念。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找导师的论文,研究成果。从中选出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全能的学生,导师肯定更喜欢啊,但可不是什么都一知半解,最起码也要有些基础的了解。

第三点、学校没说复试内容,甚至我连学校都没有!

一般来说,这个时间节点国家线已经出来了,在院校公布分数线之后也就会陆陆续续的公布复试的各种事宜。我们可以自行去学校的官网,翻看去年的通知。

若是连学校都没有定下来,恭喜你,你的选择范围就更大了!

开个玩笑,尽量找复试要求书目相同的学校调剂,细致点来说,专业课初试考察的范围、往年专业试卷、命题教师的重要著述和研究方向,这些越是有交叉点,工作量也就越少,相对来说准备的会更充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