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餘秋雨又熱了起來。原因是不少人又把一些陳年舊賬翻出來,說他20多年前遭遇文化公知質疑,被跌落神壇。

據不完全統計,2000年,就有1800多篇黑稿誹謗他。2008年,他趕赴災區被質疑炒作,捐款被質疑詐捐。寫出《文化苦旅》之後,他棄糟糠之妻而娶馬蘭,又被指人設崩塌。

確實,歷年來,對於餘秋雨的質疑之聲從未斷過,但是他從來沒有走下神壇,四本書在質疑聲中暢銷二十多年。我們來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

一、質疑的聲音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餘秋雨取得的成就過於耀眼,因此衆人評價之餘,也難免遭受了批評。

王朔覺得餘秋雨無法稱作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文人,只能算“冒充文人”。一個文人唯有純粹,顧及本分,修其內外才算得上是一個真正的文人。

陳丹青對餘秋雨的評價更是讓人疑惑不解,說:“這讓我對他的最後一點尊敬都消失殆盡了。”在陳丹青看來,餘秋雨是一個文學作者,在汶川地震中,不該把手伸這麼長,這些應該是在政府和警察的管轄範圍內。因此他覺得餘秋雨一心想做官。

有人直指他的文字頗有瑕疵。2006年5月2日,餘秋雨在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上點評各位選手。餘秋雨點評的時候引用了“仁者樂山”這句古語,把樂讀成了“lè”。據說當時就有上萬人打電話來說他不對。更有甚者,金文明不僅在這件事上撕餘秋雨,還遍翻餘秋雨的著作,逐字校對,最終找出130多處文史差錯,並且刊登了《石破天驚逗秋雨—餘秋雨散文文史差錯百例考辨》。

易中天在文章中曾說:“我認爲,夏(堅勇)先生的歷史大散文,無論氣度還是識見,都在某先生的文化大散文之上。”這個“某先生”,說的就是餘秋雨先生。易中天先生後來還意猶未盡,說餘秋雨是“天下第一傻”,評價極是犀利。

梁宏達一句話“文人應不爲當權者搖旗吶喊。”更被不少人奉爲一針見血地抨擊了餘秋雨。

儘管質疑的聲音如洶湧的海水,但是餘秋雨對這一切少有反駁和回擊,他只說了8個字:“馬行千里,不洗塵沙。”連解釋都懶得說。

餘秋雨老師這種任由別人去評說議論自己,不參與也不糾纏更不發表評論的處理方式,還是特別讓人讚賞!

任憑風浪起,把好自己的舵,行好自己的路,幹好自己的事。只有像餘秋雨老師內心飽腹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浸入深厚的人,纔能有如此的定力和睿智。喜歡他的人依然喜歡他,因爲他從來沒有走下神壇。

二、從來沒有走下神壇

餘秋雨從來沒有走下神壇,相反在質疑聲中,他的講座、他的散文受到越來越多中國人追捧。

他相當一段時間在全世界各國宣傳中國文化,他的演講深受華人華僑歡迎,也受到了聯合國、美國、日本、歐洲各國和一些高等學校頻繁邀請演講並在聯合國大會上駁斥中國威脅論。

2013年10月18日下午,繼2010年再度赴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大廈演講《中華文化爲何長壽》,第一次從文化上質疑“中國崩潰論”,當天聯合國網站將此演講列爲第一要聞。

2010年1月,《揚子晚報》在全國各省青少年讀者中問卷調查“你最喜愛的中國當代作家”名列第一。

目前他放棄國外優厚的移民邀請堅持回到中國,回到李白讚美過的山水中宣傳中國文化,深深的感染和啓發了大批讀者的讀書熱情。

值得一提,在1991年曆經23次辭職獲批後,餘秋雨孤身一人從西北高原開始,系統考察中國文化的全部重要遺址。當時確定的考察主題是“穿越百年血淚,尋找千年輝煌”。在考察沿途所寫的“文化大散文”《文化苦旅》、《山河之書》等快速風靡全球華文讀書界,被稱爲“印刷量最大的現代華文文學書籍”。他也由此成爲在國際間最具影響力的華文作家之一。

同時,餘秋雨也得到不少文壇名人的認可。

文壇大俠金庸先生就曾評價說:“北京有年輕人爲了調侃我,說浙江人不會寫文章。就算我不會,但浙江人裏還有魯迅和餘秋雨。”將餘秋雨與魯迅相提並論,可見金庸對餘秋雨的欣賞,同時也是寄予厚望的。

賈平凹說:“餘秋雨無疑拓展了當今文學的天空,貢獻巨大。這樣的人才百年難得,歷史將會敬重。”

余光中評價他:中國散文,在朱自清和錢鍾書之後,出了餘秋雨。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榮譽教授高希均更是直言:餘秋雨先生每次到臺灣演講,都在社會上激發起新一波的人文省思。海內外的中國人,都變成了餘先生詮釋中華文化的讀者與聽衆。

餘秋雨自吹也好、誇耀自己也罷,那是他對自己的所作所爲自信滿滿,他對得起華夏祖先,也對得起生他養他的祖國。他足跡踏遍全世界,隻身探索世界四大文明第一現場的真情實景,他苦讀研究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精通古今中外名人名著,他厚實的文化功底不是吹出來的,是他用一生的精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積累起來的,他從未跌落神壇。

三、四本書在質疑聲中暢銷二十多年

既然有追捧,那麼也必定會受到批評。人無完人,金無足赤。餘秋雨的文字依然是中國文學界不可多得的遺世明珠,值得我們參考閱讀。

餘秋雨作爲我國當代的散文家、文化史學家,他的文筆細膩流暢,筆下蘊藏的“詩化”靈魂,依然在世界文壇廣受歡迎。

拋開非議,正面直視,這世上沒有誰可以去否定餘秋雨在文學與學術上的成就,是當代文壇中可以與朱自清、沈從文等人媲美的巨擎。他的著作,至今仍是世界各國華人社區的讀書會讀得比較多的作品。他創造了中華文化在當代世界罕見的向心力奇蹟,我們應該向他致以最高的敬意。

喜歡的朋友可以瞭解一下,20年後,“餘秋雨定稿合集”推出的首批作品:《文化苦旅》、《行者無疆》、《中國文脈》、《千年一嘆》。

精心選編,還原苦旅全貌,變動篇幅接近50%,是大師寫給當代讀者的人文精神啓蒙書。

這四本書在質疑聲中依然暢銷長達二十多年,甚至其中數篇散文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作爲教材藍本,是中考、高考的重要參考考點,被人民日報、教育部推薦爲九年級閱讀書目。

原價208元,現平臺活動,一套四本僅166.4元,每本書40多元,還不到一張電影票的錢。

用每本書不到一張電影票的錢,品嚐四本國學大師餘秋雨的“四大名著”絕對物超所值。

相信認真研讀大師的四部作品,文學素養和精神層次會有所提升,整體氣質也會逐漸升華,購買請點擊下方商品:

餘秋雨散文精品代表作,尋訪中華文明重要遺址;全新裝幀,永續經典,值得收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