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谈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商业保险难普及?

因为对于商业保险来说,国内的保险公司早些年,甚至到现在,大多走的是营销路线,也就是说,你可以看到,保险公司不停地在招人,给你一个免费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除了基本的保险知识之外,就是各种“鸡血“式的营销,比如开一个热血沸腾的早会,各种口号等等,会议和培训之后,这些保险工作人员,就开始各种推销保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第一份保险就是自己以及亲戚朋友买,而亲戚朋友又往往不好意思拒绝,不管保险效果如何,终归是要往外掏钱的事,所以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如果有亲戚朋友做保险的话,一般人都是避之不及。

另一个问题是,早期粗放式的营销,还导致的后果是,大多数人对于保险的条款,根本没有认真地理解。

比如大病类,如果你之前得过类似的大病,得病之后再买保险,保险公司显然是大概率不会赔的,这个逻辑很行得通,因为保险本身测算的是没有疾病的人,未来的疾病等等的概率,而得过病再复发的概率,那自然是非常的大,所以保险公司有”最大诚信“原则,即需要你认真的确定,自己在保险前,没有发生条款出现的,不予理赔的情况,然而现实中,大多数对此根本忽略不计,以前的保险工作人员,又往往不会讲这些规定,于是就会造成,现实中出了险,却没有赔偿的情况,消费者不理解,反而怪罪保险公司,也就造成了一定程度上,商业保险的口碑一般的情况。

那么,个人到底需要买商业保险吗?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需要购买,而且非常有必要。

保险本身就是防止因为重大情况出现,让个人以及家庭出现资金紧张的局面,尤其是如果一个人得了大病,影响了工作生活,未来长期都是巨大的开支,这些问题都是现实中可能发生得,虽然我们现在医保也在越来越完善,但是根据自身情况,考虑合适自己的商业保险,也是十分必要的。

按照我的经验来说,个人需要考虑配置的就是重大疾病、医疗以及意外险,这三个基本的险种,本身财务的杠杆也比较高,也就是性价比是相对合适的,它们可以基本保障家庭的财务相对稳定,属于刚需性险种;至于其它养老、子女教育、理财险等等,往往结合了理财,杠杆要比前面几个小得多,而保险最核心的是保障,所以理财性质的保险,投资者就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总体上,虽然目前商业保险,依然处于一个很多人听起来,可能就稍显“反感”,总感觉被营销一样,但是对于个人而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品种的保险,是一个很好的资产配置方式。

——以上,雪茄金融狗,做金融界的一股清流,更多投资案例与逻辑思考,敬请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