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爲這件事兒上,美國太反覆無常了,朝三暮四都不足以說明問題。

5月15日,美國對華爲封鎖升級,要相關公司在向華爲交付芯片之前,必須獲得美國商務部的許可。

很多人都認爲這項“最嚴封鎖令”,會給華爲帶來滅頂之災,沒想到一個月之後,到了6月15日,美國再一次修改“遊戲規則”,允許美國公司和華爲,在就5G網絡標準制定方面進行合作。

面對美國堅持不懈的打擊,華爲的日子過得怎麼樣?

我們梳理一下時間線,用數字來說話。

2019年5月16日,美國商務部以國家安全爲由,將華爲列入所謂的“實體清單”;同時,美國還威脅其他國家,將華爲排除在5G基礎設施和設備供應商之外。

在過去這一年裏,美國忙着揮拳,從商業到外交全面封堵,華爲忙着談判,最終在全球獲得了91個商業5G建設合同,跟全球700多個城市,以及全球500強中的288家企業,簽署了合作意向,確立5G發展合作伙伴關係。

事實證明,爲期一年的“圍剿”,美國不僅沒有達成目標,華爲反倒越來越好。

而且,華爲的“好”,並不單單在商業方面,在技術層面,華爲同樣確立優勢。

在全球21517項5G專利聲明中,華爲以3147項位列第一,而美國5G技術專利份額,卻在進一步下降。

與華爲直接競爭的美國高通,僅僅以1293項排名第七位,這代表着美企徹底掉下第一梯隊。

到了今年5月15日,美國對華爲封鎖再次升級,想做華爲的生意,必須得到美國同意。

面對壓力,華爲也準備好打一場硬仗,並且官方發佈一張傷痕累累的戰鬥機圖片,“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以此明志。

據說這是任正非最喜歡的一張圖片。

沒想到僅僅過了一個月,強硬的美國,又“變卦”了。

6月15日,美國商務部關於華爲推出新規:美國公司無需獲得商務部的許可證,即可在標準制定機構中,與華爲分享用於制定5G標準的相關信息。

美國重新修改華爲禁令,確實顯得很突然,畢竟距離上一次發佈“最嚴封鎖令”只有30天。

不過,我們和上面的數字做個對比,就會發現美國這次“出爾反爾”,實在是迫不得已。

在修改禁令的聲明中,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Wilbur Ross)說道:

美國商務部鼓勵美國企業充分參與到5G建設中,通過與華爲合作,進一步倡導美國技術,成爲國際標準,以此來保護美國國家安全。

使美國標準,成爲國際標準,這就是美國再次“拉攏”華爲的原因。

對於華爲,美國上下,從高層決策到具體執行的商務部,有一種怨婦似的執念——沒有具體需求,只會頻頻指責。

雙方前前後後打了一年多,卻越來越確立華爲在5G通信方面,不可替代的優勢地位。

同時,隨着華爲技術專利數遙遙領先,美國已經無法掌握技術話語權。

在這種情況下,在未來5G建設方面,如果美國技術不能領先,又不肯虛心合作,結果只能面對華爲的專利壁壘,以現在美國的技術實力,肯定是無法繞過去的。

如今美國“手軟”放寬對華爲的限制,推動美國公司與華爲在5G標準上展開合作,就是避免在華爲身上,出現贏家通喫的情況。

所以,這次美國修改禁令,與其說“高抬貴手”放過華爲,倒不如說,美國遏制華爲的意圖沒有變,變的只是打法。

與美國反覆變臉相比,其他國家是如何對待華爲呢?

德國和法國相對來說,非常正面和中肯。

德國內政部長對媒體表示,如果沒有華爲參與,德國在短期內,是無法建起5G網絡的;

法國財政部長勒梅爾也表示,作爲法國5G網絡設備供應商,華爲不會因爲非技術因素,而遭到排斥。

而在西班牙,從去年6月開始,正式啓動5G商用網絡,華爲就是核心設備供應商;

同樣,俄羅斯最大通信公司MTS,也已經和華爲簽訂了5G開發協議。

以上情況足以說明,華爲的5G沒問題,那麼,誰有問題?

這道題太送分了,有作弊嫌疑。

5G,是一場關於未來的技術戰,戰場上得不到的,在談判桌上,也得不到。

能讓美國這樣翻翻覆覆、食言自肥,只能說,華爲,打得太漂亮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