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美、英、中三国极力破坏大西洋交通线,严重干扰了日本、德国的工业生产基地,并且在重重制裁下,日本本土很难得到工业原料供应,继而导致兵工厂的军备产出锐减,严重影响前线的战斗力。这种破坏敌方后勤、工业生产的手段被称为经济战,经济战的效果极好,且代价很小,一度成为老美的杀手锏。不过经济战并不是老美首创,早在两千多年我国的管仲就用“经济战”毫发无损灭两国。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后世对他老尊敬了,动不动就尊他为“管子”、“圣人之师”、“法家先驱”、“华夏第一相国”。这可不是吹出来的名誉,管仲他的能力确实配得上这些荣誉。如果没有他,那齐桓公根本就别谈什么称霸了,想都别想。他就是能臣、忠臣的代名词,诸葛亮以及后世的相国动不动就自比管仲。说到这,你可能会说他有啥大能力啊,你且别急,听我来讲。

齐国的周围有两个小国,分别为鲁、梁二国。这两国虽然小,但经常让齐桓公闹心,齐桓公就问管仲咋办。

管仲说他有一计,兵不血刃就能灭了这俩小国。

这就超出了齐桓公的认知,你打仗多多少少都会有损伤吧,你兵不血刃就灭人家,你咋那么大口气呢?

管仲:“鲁、梁两国人都比较擅长织绨,你(齐桓公)带着你的兄弟们都穿上绨做的衣服,百姓一看上层人物都穿绨衣,他们就会跟风。对了,你还要禁止齐国人织绨,只允许进口鲁、梁两国的。”然后管仲对鲁、梁两国的商人说:“一千匹绨三百金,一万匹绨三千金。”

商人闻讯迅速收购绨,大家都知道供需决定了价格,此时需求变大、供给不变,那必定会导致价格飞涨。织绨利润变大了,傻子都知道这活能干,于是百姓纷纷改行织绨,鲁、梁两国迅速富裕。

乍一看,管仲这是内奸啊,纯粹是用齐国人的钱养鲁、梁国人。但这里面蕴含着一个近代经济学现象-“荷兰病”,一个国家的某一产业异常繁荣势必会导致其他部门衰弱,鲁、梁两国的织绨业繁荣的代价就是农业衰败,百姓们荒废农业,粮食需求完全依赖进口。

这种情况维持了十三个月,管仲认为时机可以了,于是劝齐桓公放弃穿绨制衣服,同时封闭所有海关,断绝粮食出口、绨的进口。不到十个月,鲁、梁两国的经济全面崩溃,朝廷连正常的运转都难,百姓们更是交不起赋税,全国上下举步维艰。

可能会有人问为什么鲁、梁两国不能提前转农业?你要知道傻子都知道过好日子,那群人织绨发了财,他们怎么可能还去种地。用钱就能买到粮食,谁还会去辛辛苦苦的劳作?这种虚假繁荣一直到吃不起饭了,钱买不到粮食了,这群人才醒悟自己已经是沸水中的井蛙了。但是碍于粮食的生产周期,他们根本来不及种粮,只能选择逃亡。

不到两年,鲁、梁两国的百姓有十之六七流入齐国,鲁、梁两国的国君也不得不臣服齐国。管仲就这样毫发无损灭了鲁、梁两国,可能会有人说管仲毕竟是花了钱的,我想问问你钱重要还是土地重要?钱重要还是百姓重要?能兵不血刃灭一国,不论花多少钱后期都能收回,而且灭国这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经济战就是管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止对鲁、梁两国,管仲还如法炮制了“衡山之谋”、“买鹿制楚”等经济战实例,都是通过提高物价,利用经济击溃敌国,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要不是历史书清清楚楚记载他是春秋人,我甚至都怀疑这哥们是不是穿越过去的。他的很多政治主张都蕴含着现代经济学,比如发动“经济战”、提倡国营、平衡粮价维护农业生产、阶梯收税、保护林业和渔业资源、设置货币铸造机构、刺激内需来促进生产。无论古今中外的经济制度,或多或少都有点管仲思想的影子。

管仲他用超前的思想帮助齐桓公迅速强大,成就了一代霸业,齐国也成了一代强国。斗转星移,时间已经过去两千多年了,虽然管仲不在了,但是他的思想仍旧深深的影响着我们。比如老美利用经济战坑了不少国家,这几年我们中国也被坑了。这件事就足以看出,伟大的思想永不过时,我们可以通过学历史来增加知识储备,避免以后也落入相似的陷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