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銀行股東大會通過利潤分配方案,卻遭監管窗口指導,現金分紅被下調20%

在監管部門窗口指導之後,首家新三板掛牌農商行——新疆喀什農商行(簡稱“喀什銀行”)調低了分紅。

6月18日,喀什銀行公告稱,接到監管部門窗口指導,按照“少分紅、多留存”的原則,要求該行以未分配利潤向股東每10股派現0.8元(稅前)進行權益分派。

與此前喀什銀行股東大會通過的分紅方案相比,上述新方案現金分紅減少20%。

對此,多位受訪的銀行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已經通過股東大會審議的分紅方案,再進行調整確實比較罕見。

監管部門窗口指導“少分紅、多留存”

喀什銀行公告稱,近日,該行收到喀什銀保監分局電話通知,根據窗口指導意見,按照“少分紅、多留存”的原則,該局要求喀什銀行以未分配利潤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現0.8元(進行)權益分派。

該行表示,爲立足長遠發展需要,處理好業務增長、利潤分配與資本補充的關係,將按照喀什銀保監分局的意見進行權益分派。

在這之前,喀什銀行披露的年度權益分派預案爲:以未分配利潤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元(含稅)。該預案於4月底經董事會決議通過,並在5月22日獲股東大會全票通過。

這也意味着,該行股東大會已經審議通過的分紅方案將根據監管要求進行修改。相較原定方案,該行實際現金分紅規模將減少20%,現金分紅比例也從32.23%降至25.78%。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該分配方案首次披露時,喀什銀行就在公告中表示:該分配預案尚需喀什銀保監分局同意後方可實施,若該局依據規定,建議給出不同的利潤分配意見,將根據利潤分配批覆實施股金分紅計劃。

此外,在去年4月披露的2018年利潤分配方案中,喀什銀行也曾表示,按照監管部門“少分紅、多留存”的原則,不進行年度股金分紅。

受訪人士直言“罕見”

對於喀什銀行此番臨時調整年度利潤分配方案的動作,多位受訪銀行人士感到不解。

受訪人士普遍表示,事實上每年監管部門都會有類似的窗口指導,要求少分紅、多留存,這並不是新的措辭,銀行也會考慮監管意見,綜合確定最終分紅方案。

“每家銀行的分紅方案都是多方平衡的結果,關鍵原因在於站位不同。”有股份制銀行部門負責人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

該負責人認爲,從監管部門角度講,商業銀行應當更好地扮演社會信用創造的角色,這要求銀行有一定資本來增加投放,多支持實體經濟,而在資本補充渠道(尤其是核心一級資本)不暢通的情況,減少分紅、增加利潤留存是主要選擇;但從股東角度來講,肯定都希望銀行多分紅。

另一位上市銀行董祕也表示,喀什銀行與監管部門明顯沒有溝通到位。

“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就是監管部門有言在先,但銀行不執行監管規定,自己先行通過股東大會審議,那監管肯定也不會同意的。”

與此同時,受訪人士並未對當地銀保監分局窗口指導喀什銀行調低分紅的合理性提出質疑。

受訪的多位銀行業分析師認爲,一方面這只是針對個別小銀行的指導,另一方面,還需要看喀什銀行原定計劃的分紅率是否過高。

“在流動性壓力、負債壓力加大,資產質量和潛在風險也不明晰的情況下,一些小銀行就不應當分紅。目前環境下,如果這類抗風險能力弱的銀行再使勁分紅也說不過去。”一家大型券商銀行分析師表示。

事實上,在前述上市銀行董祕看來,喀什銀行原定32.23%的現金分紅比例確實過高,尤其是在農商行序列中頗爲突兀。

此前股權變更、高管任職資格被否

於2014年7月改製爲農商行的喀什銀行,前身是喀什農信社,並在2017年5月成爲首家掛牌新三板的農商銀行。

截至去年末,該行總股本爲5.07億股,其中新疆國資委旗下的新疆金投持股9.96%,爲第一大股東。

截至去年末,喀什銀行總資產約143億元,資本充足率爲15.94%,不良貸款率爲2.29%,撥備覆蓋率爲234.17%。2019年,該行完成營業收入5億元,同比增長6.3%,實現歸母淨利潤1.6億元,同比增長96.5%。

事實上,在此次利潤分配方案調整之前,喀什銀行已有多次股權變更、高管任職資格被否的記錄。

今年5月20日,喀什銀保監分局就發佈消息稱,喀什銀行行長助理王雲、合規風險部總經理田曉龍的任職資格被否決,理由均爲“不符合農村中小銀行機構高管任職資格條件”。

而在去年8月,由於新股東股權質押違反相關規定,喀什銀行一則股權變更也被原喀什銀監分局否決。在這之前,德展金投集團從新疆同維投資手中受讓3500萬股股權,成爲該行第二大股東。

此外,喀什銀行年報披露,該行第四大股東、第五大股東所持股權均被司法凍結,佔全行總股本的7.52%。

年報還披露,截至2019年末,喀什銀行最大十家客戶貸款集中度爲76.23%,雖然已經較年初下降了5.76%,但仍然高於監管規定的銀行前十大客戶貸款集中度應小於等於50%的要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