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套房子是很多人一輩子中是最大的事情,買對一套房,勝過十年忙,買房切記下面房產投資口訣,讓你少走彎路。

豪宅無名校,價格漲幅緩。 雙拼戶型房,自住放心選

總價一樣時,兩小勝一大。 市區低價樓,宜居終補漲。

超大面積房,轉手多苦惱。 居家豪宅盤,樓層很重要。

關內買不起,關口多留意。 山水景觀盤,謹慎細思量。

關口價位高,老城慢慢淘。 大型綜合體,投資有機遇。

老城房源差?考慮新地鐵。 片區選新舊,關鍵看自己。

剛需先上車,漲跌看淡些。 商務公寓樓,新手繞着走。

老房價格低,貸款需注意。 商鋪反租房,坑你沒商量。

租金與漲幅,兩者皆難得。 內銷海外房,想都不用想。

比任何人都努力的你,爲何依舊買不起房

買房時的三大心理障礙

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買房是人生的一個重大決定,事關一個人的終身大事。對好不容易下定決心準備購房的人來說,能不能買到理想中的房子、怎樣按揭買房最適合、買房以後能不能增值等問題,都讓他們矛盾重重、糾結不已。爲了讓買房的過程更順利、更划算、更滿意,買房者需要明白這三大心理障礙,並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衡量和裁決,從而做出最適合自己、最理想的買房決策和計劃。

心理障礙1:一步到位

這裏所說的一步到位,主要是針對那些經濟實力相對有限的人來說的,對這部分的人來說,想要用有限的資源求得最好的住房條件,是一件極其困難也極具風險的事。因爲買房不只是一個首付的問題,每月還貸金額的多少也是必須考慮的問題。因此,對買房者來說,最理想的狀態是,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在滿足基本居住需求的基礎上,選擇適合自己的樓盤和戶型。然後在條件成熟後,或者在經濟實力增強後,再根據需求進行升級置業。

然而大部分的買房者都抱有一個很美好的願望,認爲買房就要買最好的、最理想的房子,面積要很大、有大陽臺,最好是精修房……這種想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心態讓很多買房者遲遲下不了買房的決心,或者買了超出自己經濟能力範圍的住房,這兩種情況都讓買房者痛苦不已。

對這些想要一步到位的人說,這種“再等等”的心態會使自己離買房的目標越來越遠。因爲,房價一直在漲,你的薪資上漲速度永遠也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當年你能全款買房的錢,幾年後已經只夠首付了。而對買了超出自己經濟能力範圍的住房的人來說,每月的月供會讓你痛不欲生。關於這一點,我建議買房者在準備買房時,一定要衡量好自己的收入水平,將每月的還貸金額控制在每月收入的50%以下,最好是家庭月收入的30%以下,否則這種“過度透支”會大大影響你的生活質量。萬一哪天家裏有什麼不測急需要用錢,你卻拿不出足夠的錢來應付時,你會陷入一種很絕望的生活困境。

因此,建議買房者有一個合適的心態,買房不要等,買完了等着。

千萬不要想一步到位,還是循序漸進爲好。買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住房,房子小點也沒關係。而且,人生很多事情都不是能一步到位的,很多都是走一步看兩步,在過程中不斷修正微調,總會“柳暗花明又一村”。

心理障礙2:完美主義

第二個購房心理障礙就是太過完美主義。大部分具備購房條件的人是白領階層,年輕、工作有所成就,生活上追求高標準、高品質、高質量。因此,他們在買房這件事上,也延續了職場上的一貫作風——要買一套完美的房子,最好南北通透、戶型方正,有電梯、視野好、環境好,裝修也要符合自己的審美要求……上述條件足以讓這些具有完美主義的買房者在選房問題上絞盡腦汁。但無論選擇哪裏的住房,都會讓他們留有“遺憾”。

因此,對擁有“完美主義”特質的買房者來說,需要明白的是,買房子首先要解決的是自己的住房剛需問題,即讓自己有安全感、歸屬感,讓自己在城市裏有一個家,成爲這座城市的主人。退一步說,其實能達到你高標準、高品質、高質量要求的住房是存在的,但是你會有一個很大的“遺憾”——地段問題。

滿足你條件的房子很多,但大多位置較偏,地段不好,不具備增值的優勢,而且大多離你工作的地方較遠。錢投進去得不到收益、不能增值,這是大部分買房者不想看到的。我們好不容易攢到錢購房,更多是希望看到房子能夠增值,能爲我們以後的事業積累更多的資本、帶來更大的可能性,但爲了成全自己的“完美主義”而犧牲掉這一有利條件,會讓我們喪失掉更多的可能和機會。所以,建議買房者不要追求完美,先擁有再完美。

心理障礙3:差不多就得了

爲什麼買房者會有這種“差不多就得了”的心理障礙呢?因爲買房不易,看房更難。看房過程中的經歷遠比你想象中要糾結、無奈、辛苦得多。而在看房過程中的疲憊和打擊,很容易讓買房者產生這種“差不多就得了”的心態,很容易自暴自棄,而忘記了初心——我爲什麼要買房。

子安說:耐心看房,規劃人生

比如,一個在職場上特別自信、特別驕傲的人,在看過多個地段、多種戶型、多種價格的房子後,也可能會產生很大的心理落差,他真實地感受到自己的“窮”,這種窮並不是說買不起房,而是發現自己能選擇的住房那麼有限,看上去面積不大、戶型不好的房子,竟然要幾百萬。而且,在看房過程你碰到的人——房主、中介、其他買房者,都會讓自己的心理越來越不平衡。這和買房者平時在職場上看到的完全不一樣,他會反思自己這麼辛苦就爲了一套並不滿意的房,值得嗎?他開始自暴自棄,並忘記了買房時的初心。基本上買房者在看了一二十套房子後,就會生出這個心理障礙:太浪費時間了,還是工作重要。他會對買房這件事越來越力不從心,嚴重者還會放棄買房的決定。

那些隨便買一套房湊合住的買房者,很大的一個可能是——買錯房。這需要買房者付出很大的代價,因爲購房消耗的資金資源一般佔個體總資產的70%~80%,但是我們花在“選擇”上的時間卻不足5%,這是

極其不合理的。另外,部分徹底放棄買房的人,會在2~3年之後發現房子帶來的增值遠比工作帶來的收益多。我們拼命工作的目的就是爲了儲備資金並利用這些資金創造更多的資金收益,而放棄房產的決定會讓我們的資金增值計劃大打折扣。

因此,從長遠來說,在看房的過程中多點耐心、多點投入,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潛在收益,會讓我們更有可能走上財務自由之路。雖然這個過程很辛苦,但是請堅守住自己的初心,不忘自己的人生規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