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都有這樣的“毛病”,在外面的時候,爲人和善,很有耐心。但是面對最親近的人時,卻很難控制自己的脾氣,動不動就“吼”對方,“吼”過以後又很後悔。

很多人認爲這種人就是窩裏橫,欺軟怕硬,其實,這種情況並不完全能用“窩裏橫”來解釋。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其背後是很多複雜的心理因素綜合所致。希望你能瞭解,然後儘量改掉這個毛病。

(1)原因一:對親近的人有更高的期待

對於同事,朋友,我們往往不會有什麼期待:如果他們能理解我們自然更好,如果理解不了也無所謂。

但是對於親近之人,就完全不一樣的,關係越親密,我們約會有一種期望:對方“應該”理解我們。

但是現實卻是,哪怕是家人,彼此之間也做不到完全的理解,時代的飛速發展,讓新老觀念碰撞越來越厲害,哪怕是最親近的人也會有相互之間不能理解的事物。

正是這種期望的落差,讓我們失去了耐心。

而且,我們對親近之人的話會更在意,更希望得到他們的理解和認同。

(2)原因二:無法逃避

對於理解不了我們,甚至對我們有偏見的陌生人,我們一點都不急,因爲我們知道,三觀不合,理念不合無所謂,以後不接觸不就行了。

逃避雖然可恥,但你會發現是我們解決矛盾最好用,成本最低的手段。

但是,對於親近之人,如果對方不能理解我們,我們就會很急,因爲我們知道,想改變對方很難,想要遠離對方更難。

這種糾纏往往會持續很長時間,這種對未來的悲觀展望,讓我們不知不覺就變得很焦躁。

(3)原因三:對我們的容忍度更高

沒有人敢隨便對同事,老闆,朋友發脾氣,因爲這會破壞你們的關係,導致你失去機會,被人排斥,甚至被人當面“懟”。

但是,你敢對家人發脾氣,因爲你知道,無論你再怎麼過分,家裏的人還是愛你的,還是會容忍你,原諒你。

這種心理,其實就是一定程度上的欺軟怕硬,這是人的天性,無可厚非。但同樣也導致了,最愛我們的人,被我們傷得最深。

如何避免去傷害那些愛我們的人呢?你可以從下面幾點着手

1.學會釋放情緒,情緒需要排解,當我們在外面受到的委屈,壓抑時,這種情緒不會自然而然的消失,你要學會適當的在外面把他釋放掉,不要把他帶回去。

2.降低期望值,你要明白,人類的悲歡並不共同,再親近的人,也很難做到對對方的情緒感同身受,降低期望值,你會好過很多。

3.最重要的,還是要掌握溝通的技巧,不要把情緒帶入溝通之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