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八九十年代的这代人,从出生起就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是生正逢时的时代宠儿

他们经历了从中国经济体量不到荷兰的一半,到现在只算增长部分就与荷兰总体量持平的30多年高速发展;他们在2009年一年里见证了:我国汽车总产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第一大国、我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他们体验了“一带一路”技术和资本出口过程中被异国友人热情接待的扬眉与昂头...

这代人一直生活在【以后会更好】的期望中,以后的收入会更高、机会会更多,物价和资产价格会上涨,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一切都是向上的。

可殊不知历史上相似的这代人,总是在历朝历代、他国异乡中接踵上映。

我们先来看美国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经济日趋繁荣。美国的工业生产指数在1921年时平均仅为67(1923年至1925年为100),但到1928年7月时已上升到110,到1929年6月时则上升到126(简言之就是工业生产指数越大,市场越活越,货币的流动性就越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欲望也越强烈)。

当时,给人印象更为深刻的是美国股票市场,实业家、经济学家和政府领导人都表示对未来充满信心。财政部长安德鲁·梅隆也于1929年9月向公众保证:“现在,没有担心的理由,这一繁荣的高潮将会继续下去。”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话落后不久,美国股市空前暴跌,恐慌情绪蔓延全球,从而引发现代社会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萧条,不仅导致了长期的大规模失业,也改变了社会关系,摧毁了执政政府,帮助纳粹党上台,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本文不去探讨导致经济萧条的根本原因,因为它一定不是由特定事件单独引发的,而是由人类无限逐利的欲望以及盲目自大的心态,导致的一系列事件所引起的,我们会在50几年后的日本看到同样的现象。

不过,值得我们看见的更应该是:经济衰退周期下普通人的生活。

美国大萧条期间的物价严重下跌,一件标准男士的衬衫售价为1美元,洗衣机的价格为33美元,一角钱就可以买到一袋烤花生,但事实真相确实是很多家庭想要拿出1角钱都很困难。

那些曾经很普通的东西,变成了奢侈品,许多家庭减少了去理发店的次数,甚至直接不去理发店,在家理发成为了标准做法。为了省钱,不少妇女开始在家分娩,由于粮食紧缺很多家庭实行了分餐制,一三五一半人吃饭,二四六另一半吃饭,等到周日才能吃顿家庭饭。

失业率大幅攀升,大萧条期间,美国多达25%的人口找不到工作,最严重时出现一家企业只招聘6人,结果收到超过15000份的申请。越来越多找不到工作的人,变成了流浪汉,去向更大的城镇,希望能够生存下去。

全国各地的父亲们,曾经在工作单位担任重要职位的人,走向街头寻找垃圾箱以寻找家人的下一顿饭。年仅13岁的孩子就得离开家去找工作。

请切勿把它当成个例来看,因为在经济快速扩张导致的迅速衰退从来都不是个例。

我们再看日本失去的30年

60年代起,日本经济出口加速上升,长期的贸易顺差让日本积累了大量财富,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心都都发生了变化,生活从起初的节居、到奢侈、再到富裕,大家过上了夜夜笙歌的生活,对未来充满期待与信心。

1988年日本外汇储备超900亿美元,成全球第一,楼市和股市屡创新高,8年时间里,主要城市工业用地价格指数翻了2倍多,商业用地上涨5倍,股市市场6年内翻了3倍,从1万亿涨到4万亿,接近全球总市值的一半。

与此同时,相似的历史再次上演,经济学家纷纷站出来说日本必胜,传统经济理论已经对日本不再适用,日本正在创造新的经济规律,全民狂热,all in做多,个人的房产、股票每天都在大幅上涨,一派盛世繁荣、白鱼入舟的景象。

好景不长,全社会对风险的宽容,对增长的痴迷,对账面数字的贪婪,外加各种政策诱因,汇集成了点燃日本经济崩盘的最后狂欢。

由于金融机构的破产,以及恐慌情绪的蔓延,导致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失业率不断攀升,92到00年8年时间里,失业率飙升了3倍。

消费不足和信贷收缩双重作用下小企业接连倒闭,大量的普通人失去工作,无法负担房贷,不光房子被收回,还欠银行一大笔债,余后的生活只为还债而生,很多日本丈夫为了不让自己的老婆孩子跟着自己一起完蛋,就索性抗下所有债务,与老婆离婚把资产都转移到老婆名下,自己背负所有的债务,跑到地铁跳下铁轨,或者跑到公寓楼顶一跃而下。

破产下的广大普通人开始吃最便宜的、穿最便宜的,逐渐走向低欲望社会,更多年轻人选择宅在家里,结婚率和生育率直线下降,路边流浪汉的数量剧增,那个时期,自杀率和患精神病的人数逐年攀升。

二手商品的购买率在萧条期间,陡然提升,人们出门只乘坐公共交通,由于无力支付更高生活成本,年轻人不愿意组建家庭,组建家庭的不愿意生育,丁克一族大行其道。

30年过去了,日本经济依旧没能完全恢复元气,那些背负着债务的失业者,所经历的酸与痛,我们又何尝能想象的到。

我时常在想,我们出生于八九十年代的这代人,又何尝不像出生于1900年代的美国人和1950年代的日本人,我们自出生以来就在一个天然的上升通道中,一派繁荣向好的景象,春深似海。

以下这段话摘自B站UP主“巫师财经”,他精准的总结出了这代人必须要建立的心境,周期波动才是世界运营的基本规律,千万别把增长看成理所当然。

【以后会更好】的期望深入骨髓,但是回到上帝视角,或许我们才是生活在一个【特例】里,我们生在经济增长的上升期,我们就误以为整个世界就应该遵循【以后会更好】,但世界不一定是“通胀”的,还可能是“通缩”的,更准确的是轮回周期性的。这个世界不可能都是春和景明,也会有不测之渊,所谓说什么岁月静好,你只不过是生在了盛世,从衣食住行到价值实现,都已倚仗稳定向上的经济环境,而我们却很难意识到,这种我们坐享其成且习以为常的状态,是一种奢侈品。因为我们已经麻木了,而这令人羡慕的麻木感,并不是唾手可得,更不是天经地义,而是来自共和国经济发展中的探索、奋进和血汗。是每次资本市场暗潮汹涌中的运筹帷幄,是经济和外交中的纵横捭阖和勾心斗角,是神州华胄持续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是对外贸易和中国制造的铢积寸累,是每次灾难和危机下的勠力同心。只是生正逢时的我们,换了人间也换了心境,这种麻木是奢侈品,而珍惜和洞察本身才是奢侈品。

当然,我国特殊的环境政策,所表现出的状态及结果一定与美日不同,相信也一定会更优,但就像如上所述,珍惜和洞察本身才是奢侈品,更多的时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珍惜我们现在积极向上的环境,明白想要成为顶级强国,就一定不会一帆风顺。

很难想象到2035年后,我国的经济是否会进入一个经济下行周期,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波轮回我们或早或晚必将经历。

文章参考:

B站:【巫师】日本经济崩盘始末【巫师经济学04】

百度百科

《周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