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人民日报评论指出:学校是知识殿堂,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不是为明星应援的粉丝加工厂。职业底"线"不能破,理性之"圈"不能出,饭圈不能圈一切。

关于饭圈的事儿,最近一段时间,可以说众说纷纭,尘嚣日上,尤其是一些所谓的流量艺人的粉丝的疯狂之举,引发了很多路人的反感。

我20年前就做媒体记者,见过也接触了太多类似的所谓粉丝应援的方式,但,就现在来说,有些应援方式过于极端化,甚至为了应援不惜一切代价,这种方式在饭圈可能还比较多,但当饭圈的力量不断扩大,甚至影响到饭圈之外的群体时,粉圈之外的人会对此非常反感,这也是导致艺人招黑与粉丝反黑进行拉锯战的根本原因。

尤其是饭圈中的某些所谓文化,其实这根本不是文化,而是一种打击报复的手段。如此盛行之下,对于娱乐行业的发展并没有什么好处。娱乐明星首先要明白自己的功能和在娱乐圈的定位,如果涉及一些人身攻击或者恶意诽谤,艺人以及经纪公司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权,而不是借助粉丝的力量或者应援的方式来“排除异己”。

一般人气偶像艺人,都是吃粉丝饭的,都需要应援,一般说不需要应援那是因为现在人气高了,火了,因为应援带来的负面评价和批评之声多了,所以才会说我不需要应援,而在他们没有成名之前,他们巴不得有粉丝应援呢!以前很多不怎么火的艺人,为了显示自己的人气,经纪公司或者团队甚至不惜花钱请粉丝应援搞排场,这种事儿在娱乐圈并不少见。

我始终认为,很多流量明星的走红都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往往是一部爆款作品就把人带了,给人的感觉是一夜成名,但如果流量明星过度依赖粉丝,很容易就被粉丝绑架,必然接受由其而带来的不良影响,或者叫反噬。

关于所谓饭圈文化的流行,特别是在校园出现的饭圈里的一些不良现象,理应是要从根本上阻止的。

比如,有的老师带着自己的学生一起为自己的偶像应援,这就比较扯,你说要是学生疯狂一点也可以理解,毕竟年纪小不懂事,有自己的偶像,跟着瞎起哄,也说得过去,你要是作为一名老师,自己疯也就罢了,还要影响自己的学生,甚至把饭圈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带到课堂带到学校,这样的老师起码是不负责任的,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要让自己的学生树立起良好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绝对不应当把饭圈的坏风气传播给自己的学生。

像应援这种事儿,更不应该在校园里盛行,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任何时候,教师都要守住职业底线,不能让饭圈的一些不良风气在校园肆虐。

有些所谓流量偶像,成也粉丝,败也粉丝;粉丝行为,偶像买单;所以,当流量偶像收割粉丝红利的时候,更重要的是要防止不良粉丝的反噬。

作者:鸿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