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红楼梦》第七回‘送宫花’一节,读者们争议比较大。有读者认为是周瑞家的没有按合理的顺序送花,有藐视黛玉之意。有读者认为,黛玉当着众人说“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让周瑞家的难堪,实在是过于刻薄。到底是周瑞家的送花顺序错了呢,还是黛玉过于刻薄呢,下文我们就这一节来做详细分析。

周瑞家的送宫花顺序是否错误?

读《红楼梦》,一定要能看懂作者的伏笔,只有看懂了作者暗设的伏笔,才能减少对内容的偏解。而在周瑞家的送宫花这一节,作者也是预先设了伏笔的。

第一个伏笔:是在第五回,原文写道:“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这一句就已经表明黛玉在贾府的地位已经超越了迎春、探春、惜春,几乎与宝玉等同。在这种情况下,贾府众仆人自然是不敢轻易藐视黛玉的。

正是因为贾府众仆人不敢轻视黛玉,所以后文中就写到,凤姐和宝玉等喜欢搬出黛玉来解燃眉之急,因为没人敢轻易去潇湘馆找黛玉理论。而其中的原因,除了黛玉的伶牙俐齿少有人能及之外,最主要还是因为黛玉如宝玉一般,都是贾母的心头肉,谁也不敢轻易得罪她。

《红楼梦》荣国府院宇示意图

第二个伏笔:是在第七回,原文写道:“原来近日贾母说孙女儿们太多了,一处挤着倒不方便,只留宝玉黛玉二人这边解闷,却将迎、探、惜三人移到王夫人这边房后三间小抱厦内居住,令李纨陪伴照管。”从这一句我们就可以看出,当时迎春、探春、惜春是跟着李纨住在王夫人处。而作者在原文提到,梨香院的位置在荣府的东北角上。在《红楼梦》第三回黛玉初进荣府的时候,作者就把荣府房屋的布局详细地写了一遍。

结合以上几点,我们就可以知道,荣府当时众人的居住情况是:梨香院在荣府正院相对的东北角上。王夫人住荣府正院东边的耳房,迎春、探春、惜春跟着李纨,住在王夫人院中的抱厦内。凤姐住在荣府正院相对着的西北角上。贾母住在荣府正院西边的院落。这样一来,我们得出结论是:周瑞家的送宫花,完全是按照众人居住远近顺路送下来的,并没有刻意怠慢黛玉的意思

薛家的宫花,到底是怎么来的?

宫花’顾名思义就是来自于皇宫中的花儿。而在古代的书籍中,所有关于‘宫花’的记载中,当‘宫花’是作为头上戴的一种簪花出现的时候,通常是由皇帝所赐。而皇帝赐宫花,一般有如下三种含义:

第一种含义皇帝给中举的士子们赐宫花,以表达祝贺之意,比如宋代的李宗谔在《绝句》中有:“戴了宫花赋了诗,不容重见赭黄衣。无憀独出宫门去,恰似当年下第归。”

第二种含义:宫中佳节赐宴,皇帝赐给朝臣们赐宫花,以表达喜庆之意,比如明朝的赵迪在《元夕应制》有:“龙楼锡宴月初斜,宝炬星分照翠华。五夜歌钟连甲第,千门灯火映皇家。锦筵人醉飘《金缕》,罗绮春晴散彩霞。自是宸游多乐事,叨陪几度赐宫花。”

第三种含义:当宫花赐给女子的时候,代表着祝福之意。比如唐代路畅在《云安公主下降奉诏作催妆诗》中有:“云安公主贵,出嫁五侯家。天母调粉,日兄怜赐花。催铺百子帐,待障七香车。借问妆成未,东方欲晓霞。”

在这首诗中“天母调粉,日兄怜赐花”这句中的‘天母’是指皇太后,‘日兄’是指皇帝,这几句诗的大致意思是:云安公主下嫁五侯府,作为母亲的太后帮公主调脂粉上妆,作为皇帝的哥哥给公主赐了花。这里的‘调粉’与‘赐花’都暗含祝福的意思,作为公主的母亲和哥哥,希望云安公主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出嫁,祝福她开始一段和和美美的婚姻。

所以说,薛家的‘宫花’就是宝钗选秀落选之后,皇帝赐的花。皇帝赐‘宫花’的寓意是:一来表示这些落选的绣女可自由簪花,即:自由择嫁。二来是祝福这些落选的绣女们,能早日找到如意郎君。而在古代,女子到了簪花的年纪,就意味着她即将及笄,很快就要成年了(是该择夫婿的时候了)。所以在宋朝董嗣杲的《赋得河中之水曲》中,有“不恨儿郎只恨妾,有生无分安齐眉。西邻女儿年将笄,双髻压颈簪花枝。”之句。

不过是两枝小小的绢花,黛玉为何生气?

周瑞家的替薛家送的‘宫花’是什么样的呢?原文写到“(宝玉)开匣看时,原来是宫制堆纱新巧的假花儿。”从这句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些宫花不过是用宫纱制作的一些样式新巧的绢纱花,都未必值得贾府的这些千金小姐们一戴,可是黛玉为什么会生那么大的气呢?因为这些宫花虽然是不值钱的绢纱花,但是它的意义非凡。

这个意义非凡,是指它不仅仅是宝钗的落选之花,更是薛家借它在向众人散播宝钗落选的消息,为后文中‘金玉良缘’的出现做铺垫。我们知道,薛家进京,是以宝钗选秀的名义住进贾府的。宝钗作为待选绣女,在选秀结果还未公布于众的时候,倘若传出什么‘金玉良缘’来,显然是十分不妥的。只有借着宫花向众人表明,宝钗现在是自由之身了,这种情况下再传出‘金玉良缘’来,就属于水到渠成了。

而聪明的黛玉在周瑞家的送宫花之时,就早已猜到了薛家如此大张旗鼓地送宝钗的落选之花,显然是别有用心。所以黛玉的那句“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表面看似是对着周瑞家的发火,实际上是借题发挥。

而黛玉这句借题发挥的双关语是的说给宝玉听的,其暗含的意思是:宝钗要不是选秀了选岂能能轮得到你(去亲近)。因为此时的宝玉还未对黛玉产生爱情,正是对端庄大方、温柔娴雅的宝钗非常有好感的阶段。正因为如此,所有这个时期的黛玉,也正处在非常嫉妒宝钗的阶段。所以有关于宝钗的一切,黛玉都非常的在意。因此每每遇到宝玉和宝钗的互动,黛玉对宝玉的话语中,时常明里暗里带着讥讽之意。

结语:《红楼梦》中,很多事情的结局,作者看似没有做明确交代,实际上作者早已将结果安排在情节当中了。而小说第七回‘送宫花’一节,就是对宝钗选秀的结果的交代。宝钗落选,虽然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但也绝对不是什么值得宣扬的事情。

但薛家却刻意的借周瑞家的送‘宫花’将这个消息散布出去,实际上就是为‘金玉良缘’的出现做铺垫,而聪明的黛玉早已察觉到了薛家的别有用心。所以说周瑞家的送薛家的宫花给黛玉,黛玉当面让她难堪,并不是黛玉刻薄,而是太聪明,一眼就看穿了薛家的真实意图。果不其然,薛家真如黛玉所料,后来把主意打到了宝玉身上。

声明:本文仅以《红楼梦》前八十回做为参考依据,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