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暴雨橙色预警!

秦淮河洪水蓝色预警!

它来了它来了,它带着电闪雷鸣又来了!

强降雨没完没了

不得不说

今年的梅姑娘有点“凶”

6月16日,江苏第二轮强降雨准时上线,气场全开。南京、镇江、常州、无锡、扬州、泰州和南通等地区被“暴雨”频频点名,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据气象部门预报,此轮强降雨将持续到19日未来几天,“暴力梅”稳站江苏天气舞台C位。

天气回顾 

16日全省均出现降水,其中沿淮和淮北地区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江淮之间南部和沿江苏南地区大雨,局部暴雨;其它地区小到中雨;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和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16日07时-17日07时累计雨量:徐州、宿迁、淮安、盐城、南京等市有335个乡镇(街道)超过50毫米,其中108个乡镇(街道)超过100毫米(占全省7.2%),最大淮安涟水县麻垛镇194.1毫米。

 

宿迁和盐城的2个乡镇(街道)日极大风达到8级以上,分别是宿迁湖滨新区骆马湖8级(18米/秒)、盐城大丰港口8级(17.3米/秒)。

天气预报

 

16日下午江苏省气象台

已经变更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今明天强降水还要继续

目前,江苏中北部基本被预警信号霸屏

 

预计,今天(17日)江淮之间北部和淮北地区有暴雨到大暴雨,淮河以南部分地区将伴有强雷电、短时强降水和8~10级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18日淮河以南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17-18日全省自北向南陆上风力5~6级、阵风7~8级,江河湖海面阵风9~10级。具体预报如下:

 

17日江淮之间北部及淮北地区暴雨到大暴雨,江淮之间南部中到大雨,其它地区小雨。淮河以南部分地区伴有强雷电、短时强降水、8~10级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风力:长江以北地区5~6级、阵风7~8级,江河湖海面阵风9~10级。

 

18日淮河以南地区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其它地区小雨渐止转多云。风力:沿江苏南地区5~6级、阵风7~8级。

 

19-20日白天全省基本无降水。

 

20日夜里-26日新一轮强降水开始,雨带南北摆动,其中20日夜里-22日白天苏南地区大到暴雨,22日夜里-23日长江以北地区大到暴雨,24-26日淮河以南地区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

面对如此“雨量惊人” 江苏人其实“早有准备”↓↓

 

5月1日起,江苏各级防汛系统已全面启动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强化预测预报预警,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各地市也相继提出具体措施,做好防汛备战。

 

南京:26处城市主要易积淹水点已逐一制定应急措施

 

按照“一点一案”原则,南京市26处城市主要易积淹水点已逐一制定应急措施,包括人员、设备、物资和抢排措施,确保能第一时间抢排积水。同时,组织对主城区河道阻水物进行再检查再梳理,完成25处河道阻水物清除整改。据悉,今年南京市共储备防汛“三袋”598 万条、土工布42.7万平方米,块石23.8万吨、木材3498方、城市排涝移动泵车65台等。

 

扬州:全力备战 防汛应急抢险专业队成立

 

扬州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在常规应急抢险5000人队伍培训基础上,还通过与水建公司等专业机构合作,挂牌成立了80人规模的防汛应急抢险专业队。据扬州市防汛防旱指挥部专家介绍,扬州市已明确了汛期市、县、乡、村四级领导带班和24小时在岗值守制度,同时还将由市防指联合扬州军分区举行全市军地抗洪抢险集训演练,提高抢险队伍的实战能力,确保一旦发生险情即能出之能战、战之能胜。

 

苏州:重点工程是防汛重点 硬核物资保驾护航

 

独墅湖第二隧道、南湖路快速路东延工程是苏州市吴中区的重点工程项目,由于施工后,内部水系格局被全部打乱,一旦降雨量猛增,极有可能出现汛情。为此,吴中区制定了相应的行洪通道和水生态环境调度方案,落实项目单位按照现状过流能力配足工程引排动力,保障重点工程正常施工。

 

此外,吴中区还引进不少硬核装备。在发生水患险情时,一个420克的白色吸水膨胀袋浸水3-5分钟,就能成为20千克的应急膨胀袋,可迅速进行有效的防洪堵漏。

 

南通:远程涵闸调度 确保主城区没有明显积水

 

南通市安排了全市范围内4个沿海涵闸,海安的北凌闸、如东的小洋口闸、掘苴新闸以及通州湾示范区的遥望港闸,各预排涝一个潮次,降低内河水位。

 

在刚刚建成的市区涵闸管理中心水利智慧管控调度运行中心,目前主城区44个小型闸站已经进入到智慧管控系统,主要进行主城区改善水环境的活水调度。根据气象部门预警,及时进行远程涵闸调度,确保主城区没有出现明显积水情况。

 

无锡:地铁防汛精细化 高架设备房成汛情“瞭望塔”

 

无锡地铁2号线部分站点设备房在汛期增加了新功能,24小时监控雨情,一旦出现突发暴雨,通过手机群组直接连线全站点防汛应急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应对可能出现的雨水倒灌隐患,地铁站点内的防雨挡板全部定制,组合后与重点出水口完全匹配,基本可以做到滴水不漏。此外,各站点重点出水口安装了感应抽水泵,集水井水位到达阈值后,水泵自动抽水,车站内24小时开启除湿机,提升梅雨季节乘客体验感。

 

苏北抗旱 苏南防汛

需水量37亿立方米 苏北旱情形式依然严峻

 

当前正值水稻栽插高峰期,短时强降水天气有效缓解了苏北地区旱情,但形势依然严峻。

 

江苏省防办副主任孙洪滨列出一组数字:需水量方面,省江水北调沿线地区灌溉面积2138万亩,其中水稻栽插面积约1600万亩,6月底前还需水量约37亿立方米;可供水量方面,6月中旬江都站、宝应站等第一梯级泵站可抽水量6.1亿立方米,“三湖一库”可供水量8亿立方米,合计14.1亿立方米,供水缺口较大。

 

针对苏北地区严重旱情,省防办加强水情会商研判,统筹配置长江、淮河、沂沭泗水源,严格调水沿线用水管理,今年已向骆马湖补水4.49亿立方米。全力实施江水东引,全力维持兴化水位,为宝应、北坍、大套等站抽水及里下河地区、沿海垦区用水提供水源。启用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相应替代洪泽湖水源。  

相关建议

 

1. 建议夏种未完成的地区利用降雨间隙抓紧播栽,大雨之前不要栽插秧苗,已栽播田块,雨后要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水稻漂秧、没顶。

 

2. 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水位变化,做好防汛调度工作。

 

3. 防范暴雨、大风、强对流天气对交通运输、设施农业、水产养殖及户外作业的影响,广大农村地区需加强防范意识,注意人身安全。

 

4. 防范强降水可能造成的城乡内涝、中小河流洪水及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来源:江苏气息、我苏网 综合

编辑:王晶枫

审核:潘军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