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牛》中,黃渤和牛談起了“戀愛”,差點被牛“嚼”光了頭髮。

一開始導演對黃渤說:“你來吧,牛我們都訓練好了。”

黃渤信了導演的話,到那一看,簡直是西班牙鬥牛現場,第一次見面,牛就非常熱情,足足追了黃渤兩裏地。

有一場戲,是黃渤倒在雪地裏,牛要很貼心地去舔黃渤的頭髮。

爲了讓牛配合,導演就跟黃渤商量:“要不你頭上倒點西瓜汁,怎麼樣?”

黃渤一聽,真是有些難爲情,要知道當時可是大冬天,零下十幾度,一碗西瓜汁到頭上,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了的。

爲了演好這場戲,黃渤也是豁出去了,非常敬業。

結果牛是配合了,卻把黃渤的頭髮當草喫了,差點就在娛樂圈創造出第二個山爭哥哥。

這部電影中,黃渤自始至終都是灰溜溜的,一直裹着個大黑棉襖,頭髮像野草一樣又髒又亂,一口大黃牙,這是黃渤的巔峯之作,也是他的封帝之作。

1974年8月26日,青島老黃家迎來了第二個男孩,取名黃渤。

老黃家都是聰明人,努力又上進,可這個兒子似乎是個例外,拿過的唯一一個第一名是在幼兒園的三輪車比賽,自此之後,黃渤小朋友再也沒有讓父母驕傲過。

做主任的母親白天在單位訓人,下班後就得馬不停蹄地趕往兒子的學校,站在辦公室門口等待挨訓,再在回家的路上教訓兒子。

望子成龍,是每個家長的願望。

兒子的頑劣他們看在眼裏,但依舊心存僥倖,一廂情願地認爲,孩子長大些懂事之後心思便會回到學習上。

如此,對兒子的管教自然愈加嚴苛。

黃渤也曾努力過,卻不知爲什麼,那些課文、單詞怎麼都進不了腦子,讀書對他而言幾乎是種恥辱。

“學習太差,老師不喜歡,同學也瞧不上,我不知道讀下去還有什麼意思。”

好在當命運把黃渤的學習之門焊死之後,又偷偷給他打開一扇文藝之窗。

在一次中學生卡拉OK大賽上,黃渤拿了獎。從前招人嫌的差生搖身一變,成爲班裏的寵兒。

其實,黃渤的人生經歷,本身就是一出好戲。

他做過歌手、組過樂隊、倒騰過服裝、跳過舞蹈,還開過廠。

他說:“如果你沒有努力過,那你真的不知道絕望的滋味。”

年輕時他喜歡唱歌,曾在酒吧駐唱,只可惜觀衆覺得太醜,被無數次轟下舞臺,讓他滾出去。

但他不想放棄,也一直以爲憑藉自己的天生好歌喉,終有一天能夠被人認可。

他組了一個叫“藍色風沙”的組合,在全國各地演出,過着居無定所的生活。

後來,他和周迅、滿文軍、滿江、零點樂隊、胡東、沙寶亮等人一起在北京跑場子。

等別人都火了,又過氣了,黃渤還依然什麼都不是。

這便是他的歌手生涯,明明拿命在拼,最後卻依然一事無成。

迫於生活的無奈,黃渤回到了青島老家。

在家人的幫助下,他開起了一間皮革廠,那段日子生活過得還算滋潤。

然而好景不長,98年金融危機來襲,皮革廠倒閉了,黃渤又重回落魄潦倒的狀態。

好在他嚐遍諸多絕望之後,上天終於讓他撿了個漏。

2000年,“北漂”黃渤已經26歲了。

生活一成不變的無望,夢想遙不可及的絕望,當這所有的一切一起砸在黃渤身上的時候,連明天對他來說都變得有些遙遠。

就在人生最低谷的時候,一個電話,改變了黃渤的命運。

高虎邀請黃渤參演電影《上車,走吧》。

也就是這個電話,成就了日後我們所看到的的——“影帝”黃渤。

導演管虎說:我需要一個長得醜的丑角兒。

高虎一拍大腿:我有個發小,特合適。

於是,高虎當着導演的面給漂泊在北京的黃渤打了個電話,邀請黃渤參演電影《上車,走吧》。

此時,獨自在北京追逐音樂夢想的黃渤接到電話後,幾乎不假思索的答應了高虎的邀請。

原因很簡單,自己在北京都快喫不下去飯了,跟着朋友去玩玩也沒什麼。

那會兒的黃渤不可能想到,這個隨意的決定就這麼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導演沒想到,發小高虎沒想到,就連黃渤自己也沒想到,從沒拍過戲的自己居然這麼快就可以融入到《上車,走吧》的角色中,似乎黃渤天生就是喫這碗飯的。

2001年,《上車,走吧》在金雞電影節獲獎。

黃渤萬萬沒想到自己爲之漂泊奔走十餘年的音樂夢,都不及自己花了12天就拍攝而出的一部電影。

2002年,28歲高齡的黃渤經過3次考試終於被北京電影學院兩年制高職班錄取,大專學歷。

不過,由於形象不過關,他不能去表演系,分配到了配音班。

這一年,15歲的劉亦菲也在這裏上學,相差13歲的他倆成了同屆校友。

劉亦菲的起點比他高多了,剛上大學就飾演《金粉世家》女二號白秀珠而出道。

一年後,更是憑藉《天龍八部》裏“神仙姐姐”王語嫣嶄露頭角,奠定了她“天仙”人設,直讓張紀中感嘆“此女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黃渤剛邁進大學校門,比他小的青島老鄉黃曉明和范冰冰都已在圈內小有名氣。

2000年,23歲的黃曉明已經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算起來還是黃渤的師兄。

2001年因《大漢天子》成名,後化身明教主,擁有一大批護法粉絲,片約資源不斷。

范冰冰也因《還珠格格》金鎖一角爲觀衆熟知,正慢慢朝着“範爺”的目標邁進。

當時黃渤在班裏年紀最大,比最小的同學大了10歲,毫無意外,他成了班長。

年近30的黃渤再也不好意思向家裏要錢上學,雖然他有個做生意的姐姐可以讓他衣食無憂、安心讀書。

於是他又幹起了老本行,唱歌。

就這樣他白天上課,晚上去歌廳酒吧駐唱,把大學給唸完了。

酒吧駐唱是很鍛鍊人的一個工作,也很考驗一個人的情商和反應能力。

據說有一次,黃渤剛上臺唱完一首歌,就被觀衆起鬨“下去,下去”。

很多人遇到這種場景,可能馬上就下去走人了。但黃渤不能走人,因爲按規定需要唱滿4首歌才能領到錢。

黃渤靈機一動,走下一個臺階,笑着對觀衆說:“好的,那我真的下來了,接下來我給大家帶來一首《喜歡我的人都好運》”。

黃渤的應變能力可見一般。

2004年,黃渤畢業了。

30歲的他還沒有立起來。

時間來到了2005年,這一年黃渤開始勃發了。

當年,劉德華髮起“亞洲新星導”計劃,在全亞洲挑選6個年輕導演,投錢給他們拍電影。

劉德華公司的合夥人找到甯浩,說給投資500萬,想拍什麼可自由發揮。

當時甯浩手上還有另兩個選擇,一是臺灣的焦雄屏想與他合作,二是法國的一個基金項目想找他拍片。

三個選擇裏,劉德華這邊給的錢最少,但自由度最高,甯浩看中這點選擇了劉德華。

後來,投資方那邊傳來消息,要削減投資,只能給300萬拍電影,甯浩趕緊籤合同奔赴重慶開機。

《瘋狂的石頭》是由甯浩執導,郭濤主演、黃渤和徐崢等參演的荒誕喜劇電影。該片於2006年6月30日在國內影院上映。

這部僅投資300萬的小成本電影,首週末票房就超過200萬,並呈指數級增長,最終斬獲2350萬的總票房收入。

同年,《瘋狂的石頭》榮獲了第4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獎。

作爲中國草根級喜劇電影的代表,《瘋狂的石頭》是大衆一刷再刷的高分值神劇,僅在豆瓣上就有50多萬人打出8.4高分,足見大家對它的喜愛。

拍這部電影時,甯浩才導過兩部電影,黃渤跑了6年的龍套,徐崢也纔剛剛走紅,三人都還不是頂級大牌的人,卻成就了這部商業片的巨大成功。

《瘋狂的石頭》的劇情並不算複雜,講述了重慶一家快倒閉的工藝品廠翻建公廁時掘出一塊價值連城的翡翠。

爲了給工人發工資,廠長決定展出拍賣這塊翡翠,叫工人包世宏負責展覽的安全保衛。

而建築開發商馮董想趁此落井下石,成功收購工廠地皮,便叫手下僱傭國際大盜麥克去偷石頭。

同時,慣賊道哥帶着兄弟黑皮和小軍偶然間順走麥克的箱子,也踏上了盜取石頭的征途。

因此,“守石頭”的包世宏和“偷石頭”的兩路江湖盜賊鬥智鬥勇,最後竟追回了真假兩“石頭”。

諷刺的是,“真石頭”卻被以真當假,掛在了普通人的脖子上。

很多人看《瘋狂的石頭》,要麼一笑而過,要麼一笑再笑,感嘆甯浩創造了商業片的新式荒誕幽默形式。但笑過之後我們發現,隱藏在“瘋狂的石頭”背後的其實是瘋狂的人性。

石頭並不瘋狂,而爲了搶奪這塊石頭,很多人都變成了狂人。

回到現實中,這塊“瘋狂的石頭”像極了我們生活中的金錢、名利、地位和權利等,在貪婪的虛妄中一步一步走向瘋狂的邊緣。

而影片中“真石頭”最終迴歸平民中,也說明了普通市民階級雖然充斥生活的艱難與重壓,但最終贏得了由內而外雙重的幸福與安穩。

越逗人發笑的東西,越值得人思考。

黃渤在這部戲中以配角身份一夜竄紅。從此,人們記住了黃渤。他在《瘋狂的石頭》中也找到了自己的喜劇戲路。

“鐵三角”首次合作就因一塊石頭大獲成功,他們還要繼續瘋狂下去。

2009年,瘋狂二部曲《瘋狂的賽車》上映。

這一次,黃渤成了真正的主角,徐崢雖是配角,但戲份也多了好多。

最終,《瘋狂的賽車》以1000萬投資成本取得過億的票房成績,甯浩成爲繼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之後第四位邁入億元俱樂部的內地導演。

雖然黃渤在瘋狂系列中的表現可圈可點,但最讓他出彩的是《鬥牛》。

2009年上映的電影《鬥牛》,豆瓣18.9萬人打出了8.0的高分。

在第46屆臺灣金馬獎中《鬥牛》獲得7項提名,管虎拿下最佳改編劇本,黃渤憑藉此片斬獲了金馬獎影帝,並且在第66屆威尼斯電影節得到了最佳影片的提名。

影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把一頭奶牛寄養在一個小村子,村子裏把牛交給了牛二看管。

日軍掃蕩了整個村子,牛二和奶牛是倖存者,相繼而來的土匪、日軍傷員、難民都想把奶牛據爲己有。

爲了保護奶牛,牛二與這羣人周旋起來,最後躲進山洞求生,終於等到戰爭結束,一人一牛相依爲命,走過了這段混亂的時代。

電影沒有刻意的去描述戰場,也沒有炮火連天的戰爭氣息,而是透過一個村莊,一個生活在底層的視角農民來解讀戰爭的殘酷。

影片風格頗有意味,在喜劇的定位上,卻讓人不禁流下淚水。

我好像一隻牛,喫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是血! ——魯迅

在精耕細作的一個時代,牛本就無比重要,何況還是一隻會產奶的奶牛。電影中的這隻奶牛來自國際友人的捐贈,長年生活在大山中的村民從沒有見過這種黑白相見、奶量充足的牛,他們倍感驚奇。

供求關係就是這麼神奇,在這個地方,稀奇的玩意總是會攪動人們的心,然後讓他們去觸碰、去挑逗他們內心的躁動,人家牛要是能聽懂肯定要羞死,哈哈。

電影背景的確是非常昏暗,唯一的亮點好像就是閆妮所扮演的九兒,穿着花花的大棉襖,說話也不顧忌,面對村裏面最有權威的太爺也是不服輸。

牛二喜歡這樣的人物,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就像一個刺頭,要不是八路軍在,我想,這種人抬不起頭,生活也會霸凌她,那是一個需要把慾望藏在心裏面的時代。

電影一面播着未來,也一面回放着過去,牛二和那頭牛就是電影的中心,但是牛比牛二值錢。

這部電影把鬼子,八路軍,土匪,國民黨(有點強行插)都插了進來,在面對鬼子的時候,他是準備放棄的,但是對於這樣一個鬥字不識的莊稼漢來說,他知道信用是什麼。

即使是面對日本人也是同樣如此,同樣想去救這隻牛,但是它並不能給我像《活着》裏面葛優和那隻牛給我的那樣的觸動。

在面對難民的時候,這樣的感覺就來了,我看到的是一個願意爲了牛而放棄自己的牛二。

難民的來臨對牛二來說無疑更是加深了牛二對奶牛的同情和憐惜,倉廉實而知禮節,但是有些人不懂感恩,你說這是農夫與蛇,這些人她又不是蛇,不,他們是蛇,蛇蠍一般的心腸。

奶牛的奶裏面都擠出血來了,他們也不嫌夠,奶擠完了,還可以殺來喫。

從開始看到他彬彬有禮的樣子還以爲是個好人,荀子有句話說得好,人性本惡,其善者僞也。

過多的貪慾沒有好下場,全部被炸彈給炸死了,真是悲劇,也是喜劇。

牛和人的徹底融合是在土匪和鬼子的交戰中,當牛看到昏迷不醒的牛二來說,毫不猶豫的走了過去,給他擋子彈,身上好像還捱了幾槍。

看到這裏我是真的感動,牲畜也是通人性的,只是看你怎樣去對待他們,他們的血也是熱的。

黃渤通過跟牛的相處,真正與奶牛建立出感情。迷茫的眼神,乾裂到起皮出血的嘴角,滿口大黃牙,油乎乎的炸毛的頭髮,一身破舊的舊棉襖,操着一口地道的青島話。

一個個特寫鏡頭勾勒出了牛二所代表的的抗戰時代質樸的農民的形象。

本在村裏牽着一頭小黃牛的他,可能人生最大的理想就是娶了村裏的寡婦——九兒,再生個一男半女,延續香火,實現人生圓滿。

但自從被迫接受了養牛的任務,到屢次深入敵後去救牛,再到奮起反抗,在經歷了人生百態世上的冷暖,牛二才發現人心複雜,能跟自己相依爲伴的只有這頭牛,到最後,牛二的所有情感都注入在一頭牛的身上,它既是親人,也是愛人和故鄉。

在這裏不得不提的就是當牛二以一種半原始人的狀態出現在大衆眼前時,多年的與牛相伴,言語能力退化,從說話的腔調,表情的迷茫,到眼神的遊離。

長期在完全封閉的生活狀態下,突然與人溝通的生澀、侷促,都在黃渤這一段的表演中體現出來。

黃渤幾乎是憑一己之力將整個影片中單純但飽含着所有人性特質的魂和盤托出,整部影片雖然人物不多,卻被牛二這一個人激的蕩起一層又一層的漪漣,雖然牛二不會開槍,也不會打人,卻一次次無力又勇敢的挑戰底線。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鬥牛》是另外一個版本的《活着》。

一個演員想要在娛樂圈混得風生水起,不僅需要精湛的演技,還需要好人品和高情商。畢竟,演員需要經常面對經紀人、投資商、導演、媒體主持人、記者等方方面面的人物。

這一點上,黃渤做得非常好。黃渤的人品和情商經常被圈內人和觀衆誇讚。

王菲一次邀請好友黃渤出席助陣某活動儀式。

主持人何炅問:“王菲有很多圈中的好友,爲什麼今天偏偏邀請了您來?”

沒等黃渤說話,王菲搶答了,她說了一句沒心沒肺得罪人的話:“因爲黃渤有空”。

何炅趕緊打圓場說,黃渤拍戲其實很忙碌。

然後,黃渤一本正經地回答:“因爲王菲是一個對品質要求很嚴格的人。”

觀衆給黃渤的回答打滿分。

這句回答不僅抬高了王菲,也抬高了黃渤自己,可謂一舉兩得。

黃渤還有一點厲害的是:看破不說破,極限挑戰中有一期,要求成員們把冰塊運往別處,黃渤選擇用棉被把冰塊包起來,羅志祥不解,覺得用棉被包起來會加速冰塊融化,黃渤解釋半天可以羅志祥一直說:可他會悶的啊!悶熱!

明顯羅志祥知識儲備不足,黃渤卻沒有揭穿,幽默的說了一句:看起來我們真是生長環境不同 啊!

黃渤在演藝圈混的風生水起的同時,對待家庭,對待感情同樣很認真,都說娛樂圈的感情很複雜,但黃渤卻選擇了從一而終。

黃渤的妻子是黃渤的初戀小歐,她是當年黃渤“藍色風沙”組合裏的成員,而且是黃渤的初戀,他們夫妻倆早已步入婚姻殿堂,如今兒女雙全,甚是幸福。

黃渤這個人,腦子活,會來事,加上喫苦耐勞的屬性,不成功好像真的挺難的,所以你喜歡黃渤嗎?

娛樂圈中,有人靠顏值成名,有人靠演技喫飯,但顏值總會過時,演技纔是根本。

黃渤的顏值,雖然拉低了整個行業的平均水平,但他的演技卻讓所有顏值都黯然失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