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五一”假期,全国共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截至5月6日20时,共有24个省份公布“五一”假期旅游数据,3省份旅游收入超百亿。其中,江西以153.83亿元位列第一,湖南140.99亿元紧随其后,广东103.6亿元排名第三。

尽管如此,但今年“五一”期间,跨地区人口流动量比去年减少,日均为1100万人次左右,旅游客流也将以省内短途出行为主,出游人数只有去年的六成。

旅游市场复苏按下加速键

5月3日,在闭馆近100天后,故宫博物院恢复开放。故宫博物院实行预约、错峰、限流参观,每日限流从原来8万人次降至5000人次。数据显示,故宫不仅“五一”假期的门票全部售罄,甚至假期后第一个休息日——5月10日的门票也已售罄。

“五一”小长假期间,三亚旅游企业复产占比68%,返岗复工人员占比51%,旅游市场逐步回暖,国内“预售成交额”三亚拔头筹,乡村游、民宿游、森林游产品备受游客青睐;全市实现接待游客30.3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5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迪士尼度假区5 月 6 日也发布消息,上海迪士尼乐园将于 2020年5月11日起重新对公众开放。不过,一些有频繁互动的景点和体验,如儿童游玩区,以及剧院演出将暂时不对游客开放。园区门票,将于5月8日起开售。

周边游受青睐

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以本地游、本省游、周边游为主。而且空气流通、视野开阔的户外景区,以及相对独立、环境优美的高星酒店、品质民宿,安全性更高、体验感也更好,所以更受游客青睐。

“五一”假期的旅游消费主要以周边游为主,各个细分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热闹景象。各类户外历史遗迹、山岳、野生动物园、古镇及各类生态度假区成为居民周边休闲度假的热门选择。除了传统的旅游景点外,各类农家乐、开放性文旅综合体、度假区等深受本地自驾游爱好者欢迎,一些自驾营地、房车营地也迎来接待小旺季。

全国各地推出的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活动,成为“五一”旅游热点。广东江门开平碉楼景区以侨乡文化、侨乡建筑特色,吸引了大批省内游客前往观光游览;湖南浏阳高坪镇举行的浏阳河乡村美食文化节,吸引了2.2万多名游客前往高坪看美景品美食。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周边游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更多游客出行会选择自驾,或者在周边的乡村体验一些休闲活动。对广大游客来说,这是选择范围更宽的表现。过去说旅游,是去景区看山看水看风景,但现在人们外出旅游是体验不一样的美好生活,包括到景区、民宿去度假,走亲串友,休闲观光,选择更加多元了。

疫情防控倒逼景区升级

假日期间,嵩山景区充分利用智慧旅游科技手段,按照日接待不超过最大游客承载量的30%的限流原则,面向游客施行了线上网络实名制分时预约措施,全面实现了景区严控客流有序开放。景区升级了智能验票系统,实现了游客线下无接触式快速扫购票码、刷身份证及刷脸入园。

类似的还有广州的海珠湖公园以及深圳的小梅沙度假村,通过接入景区码小程序实现“分时预约”和“抗疫打卡”功能,让游客游览更安心。

无独有偶,“五一”假期,杭州的西湖景区充分运用“电子围栏”技术,通过对景区特定区域手机信令的监测,采取远端劝导、近端分流的管控措施;西溪湿地景区(东区)引入“零云一号”无人机自主巡航,实时立体监测园区人流。

中国旅游研究院认为,旅游振兴不是要简单地回到“圈山圈水收门票,人山人海吃红利”的传统发展模式,而是要面向服务品质新需求、培育科技文创新动能,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战略。

“五一”旅游行业重获新生,说明旅游业防控型复工取得了新进展,旅游市场和消费信心正在稳步恢复。在此期间,没有因为旅游活动而发生疫情传播和扩散,没有发生旅游安全事故,没有涉旅负面舆情,旅游市场总体表现为安全、平稳、有序、绿色、文明。对于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的第一个长假,旅游市场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