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8月26日,蘭州解放;9月6日,第一野戰軍進駐西寧;至此,盤踞在西北的惡霸馬步芳軍事力量全部被消滅。說起顯赫一時的西北“馬家軍”,曾經的長征途中,耿飈消滅了敵軍一個騎兵團後,毛澤東高興地對耿飈說:聽說西北有“四馬”,今後要注意這些“六條腿”,射人先射馬……“四馬”中又屬馬步芳嗜血好殺成性,且實力最強,最爲世人憎惡和熟知。

不可饒恕的罪行

1936年,紅軍西路軍在西征路上就遭到到馬步芳精銳部隊的阻擊,他期間調集了10餘萬部隊,採取人海戰術,瘋狂地對紅軍西路軍官兵進行不間斷攻擊。傷亡慘重的西路軍,面對敵人的強勢進攻,不得不分路突圍,不幸的遭遇隨之而來。馬步芳派重兵通過搜山、堵截的方式,共俘虜了幾千名紅軍官兵。

立此大功後,馬步芳迅速向蔣介石報喜,並請示如何處置紅軍。結果,給第9軍軍長孫玉清胡亂安上了一個“危害民國罪”,這位年輕的軍長寧死不屈,最終被祕密殺害。剩餘的紅軍官兵更是遭遇了非人的折磨和痛苦。

馬步芳除了濫殺之外,還把25歲以下的紅軍戰士編入自己所謂的“補充團”,假意充軍,實則爲他個人勢力擴充當苦役。挖煤挖礦、開路築橋、開荒種地、蓋房做工……他還安排了惡毒的“馬家軍”監工,每天十多個小時的勞作,動則一頓毒打,有病不給醫治,甚至砍掉紅軍士兵凍壞的手腳。在毫無人性的折磨和摧殘中,紅軍戰士嚐盡了讓人難以想象的肉體和心理之痛,撐不住的人最終只好選擇自殺。

最悽慘的還有西路軍的女戰士,她們原本在紅軍隊伍中負責宣傳、演出和醫療工作,被俘虜後,受盡了“馬家軍”的強姦和凌辱。更爲可惡的是,馬步芳爲了安撫軍心,逼迫女紅軍嫁給他的部下爲妻妾,拼命掙扎反抗後免不了一頓毒打,女紅軍幾乎每天拖着傷痕累累、血跡斑斑的身體。

催人淚下的慘劇每天都在上演。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黨政府向“馬家軍”徵兵,馬步芳將紅軍戰士代替本地人送到了蘭州,這才得以逃出魔爪。後來又適逢國共合作,經多方營救,存活下來的紅軍西路軍官兵重新回到了隊伍之中,受到組織的熱烈歡迎。

就這樣,馬步芳對中國革命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滔天罪行。

苟延殘喘的抵抗

解放戰爭時期,蔣介石雖然極力拉攏“馬家軍”,但是一直存有戒備之心,西北軍政長官和甘肅省主席2個位置,一直未讓馬氏染指。就在西北野戰軍跟胡宗南部隊焦灼戰鬥中,馬步芳和馬鴻逵,連續對根據地搞突然襲擊,所到之處雞飛狗跳、喪盡天良,讓根據地老百姓痛恨不已。

同時,馬步芳不斷向蔣介石獻媚,揚言誓死保衛西北,決心與西北野戰軍戰鬥到底,還大言不慚要收復西安。就這樣,馬步芳得到了他夢寐以求的西北軍政代理長官一職,還妄想擴充勢力,積攢資本,把甘肅省府主席討給他兒子馬繼援擔任,自己好把西北地域連成一線,做個名副其實的“西北王”。

其實,西北野戰軍司令彭老總早有收拾“馬家軍”之心,但是苦於兵力一直未得到補充,無法展開大規模的戰鬥,只能四處伏擊,未能達到消滅敵人大部的效果。到了1949年7月,隨着第18、19兵團進入西北戰場,西北野戰軍總兵力高達40餘萬,戰略轉折點就此來了,馬步芳的統治滅頂之災也隨之而來。

就在胡宗南無力返回關中,繼續南撤的態勢下,“馬家軍”也自保實力,分別向蘭州、寧夏撤退。這樣一來,正好符合了西北野戰軍的戰略意圖,就是要在蘭州拉開一場大戰。受到封建迷信思想麻醉的“馬家軍”異常蠻悍,因爲他們也知道這一仗完全可以決定生死,很爲關鍵。在蘭州城外圍進攻中,西北野戰軍行動極爲艱難,面對堅固的工事和猛烈的炮火,傷亡代價很大,兩邊拼子彈拼炮彈,然後直接上刺刀,來了一場白刃戰。 “馬家軍”光着膀子,舉着馬刀,瘋狂地進行反衝擊,陣地上血肉飛濺。

西北野戰軍在這樣的來回拉鋸戰中,沒有任何進展,未能突破敵軍防線,彭老總下令全線停止攻擊,而且一停就是3天。8月25日,經過重新部署後,攻佔蘭州的戰鬥再次打響。面對守城敵軍佈滿的地雷和鐵絲網,採取左翼強攻的戰術,並派出一部分兵力加強西關攻擊力量,以配合主攻方向截斷敵軍逃亡之路。

總攻開始了,西北野戰軍幾十門大炮集體開火,持續攻擊了半小時,突擊隊趁着濃煙和敵人展開了撕裂戰。面對敵人不甘示弱的強勢攻擊,官兵們冒着炮火向中心陣地衝殺,死死地摁住敵人,打開了攻入蘭州城的缺口。在接下來攔截敵人後續部隊中,野戰軍官兵直接用起了“手榴彈雨”,在震天聲響中,衝鋒號驟然吹響,上了刺刀的官兵狠狠地插向殘暴的“馬家軍”。戰鬥進行至26日,蘭州解放。

早在22日晚,貪生怕死的馬步芳就去了西寧,把蘭州防務交給了兒子馬繼援,27日又逃往來了重慶。就在馬家軍殘部向西撤退時,西北野戰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西寧發起了進攻。馬繼援自知大勢已去,迅速帶領家眷逃往重慶,留下了師長馬振武,看主帥都已自己奔命,部隊全線動揺,最終迫於壓力,馬振武率部向西北野戰軍投降。9月6日,西寧解放,至此,馬步芳的西北軍事力量也就蕩然無存了。

逃亡海外的醜聞

離開了祖輩盤踞的西北,窮途末路的馬步芳黯然失色,悽慘中悲淚滾滾。他自知就算到了臺灣,蔣介石也不會給好果子喫,索性帶着一家老小出逃來到了中東,在沙特阿拉伯過着苦悶彷徨的日子。

後來被國民黨任命爲“駐沙特阿拉伯大使”,在此期間可謂笑話頻出,無恥至極。馬步芳天性荒淫無度,喜歡糟蹋女性,他常帶着一羣姨太太去朝覲,在異國他鄉卻遭到了唾棄,還被當地懷疑拐賣婦女,並要將他驅逐出境。

百般無奈下,馬步芳又別出心裁將一個個妻子送給他人,自稱沒錢、養不起,結果都是自己倒貼錢,別人才收留了他的妻子。再後來,又厚着臉皮去把妻子要回來,一時間他在異國他鄉臭名不斷。

老了老了,好色依舊不改。在隨行的家人中,馬步芳又瞧中了自己的侄女,強行納妾。在侄女的百般抵抗不從下,發狂的馬步芳多次進行毆打,後來這件事還和國民黨派來的“參贊”扯上了關係,動靜鬧得太大,一時無法收場。最終,馬步芳只好自動請辭“大使”職位。

1975年,馬步芳死在了沙特阿拉伯。其兒子馬繼援,因與蔣經國私交不錯,留任於“國民黨國防部”。晚年時期,馬步芳時常自言自語:“怎麼會落到這步田地” 。哪個人會不想家?哪個人不想落葉歸根?但是,如此窮兇惡極的罪犯,客死他鄉也算是善終;如若被俘,等待他的便是人民的正義審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