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150分钟的电影《阳光普照》,两个半小时确实是很长。但是我竟然坐在这里把它都看完了,确实觉得挺不错的。其实平常挺少看湾湾电影,但是这部电影好像很多网上都在推荐,所以简直把它看完了。

首先说在内容上他讲了一个家庭的悲剧,印证了两句话,幸福的家庭大同小异,不幸的家庭各式各样,还有一句话就叫做祸不单行。原本虽说算不得多么幸福,但是一家人总算完完整整,但是因为小儿子的入狱,大儿子的自杀,使得原本平凡的家庭,有了浓重的悲剧色彩。

开始看的时候会想为什么所有的问题都出在他家,是什么造成的家庭教育的缺失吗?还是人生的冷漠?如果是小儿子的入狱,那可能是父母的教导有误,但是原本优秀的大儿子也自杀了,那又是什么呢?是父母缺少对孩子的关爱,还是社会的冷漠?当然后半部分则是对于小儿子出狱后的生活描述,一个原本沉默的父亲,一个原本冷漠的家庭。而父亲其实虽然嘴里不说,但默默的关心的是自己的儿子,哪怕是为了他去杀人。

我觉得这部电影有两个点是我觉得非常好的,一个是关于大儿子阿豪,我觉得这一段的描述是非常非常的精彩,但儿子在补习班里面趴在桌上睡,当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身边没有一个人,但一瞬间旁边又坐满了人。其实这一点描述我觉得非常的好,这如同一个人的内心,哪怕在拥挤的人群中恐怖感是无法避免的。

那种众人皆睡我独醒,沉浸在自我的封闭世界里面。不能说这是抑郁症或什么,但是可能真的是内心孤单了,外表的温暖并不代表内心的不冷冰冷。就算自己是别人的太阳,仍然需要有一片可以躲避的清凉。这一部分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部分,还有阿豪讲的司马光的故事。可能他自己就是那个黑暗中渴望被找寻的人。当一个人删掉手机中的所有信息,收拾好房间,从高老的楼上跳下的时候。可能真的是内心的一种解脱。

观看影片的感受,像是一开始被关在一间密不透风的黑暗房间,气氛就像阿和在狱中的婚礼一样,压抑而让人喘不过气,这时候故事里的人物矫情而又固执,心生不喜。

渐渐地,阿和刑满出狱,积极地面对生活,似乎有人拉开了窗帘,第一丝阳光漏进来,沉闷的情绪得到一点缓解,开始理解人物遭遇和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进而,各个人物开始慢慢袒露内心,窗帘的空隙好像被拉得越来越大,阳光一涌而下,身心舒适起来,和人物的共情开始建立。

到最后,父亲向母亲说出心里的秘密,他忏悔的不是自己杀死菜头的罪行,他的罪是直到接受了大儿子的死,才能在心里腾出小儿子的位置。随着父亲紧绷了许久的身心得到释放,我也开始释怀,彻底理解了父亲的爱就像他的人一样是有缺陷的。

到影片结尾,儿子骑车载着母亲走过小时候的路,两人面露喜悦,包容渗透我全身,而这时,阳光在也在原本昏暗的房间中蔓延开来,情绪变得积极,归于平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