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榔(1623年11月1日-1662年6月1日),南明末代皇帝,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漢族帝王。 明神宗朱翊鈞之孫,明光宗朱常洛之侄,桂端王朱常瀛之子。1623年,朱由榔生於北京順天府,1646年襲封桂王。1646年至1662年在位。年號永曆,史稱永曆帝。朱由榔倚杖大西軍餘部李定國、孫可望等在西南一隅抵抗清朝,因此維持時間較長。

正當南明政權形勢萬分危急之際,大順農民軍餘部出現在抗清鬥爭最前線,挽救了危局。自李自成死後,餘部分爲二支,分別由郝搖旗、劉體純和李過、高一功率領,先後進入湖南,與明湖廣總督何騰蛟、湖北巡撫堵胤錫聯合抗清。

在抗清名將何騰蛟、瞿式耜、堵胤錫、鄭成功等的支持下,尤其是大順、大西農民軍與之聯合抗清,永曆政權得以生存下來,支撐臺灣及中南、西南數省半壁江山,聲勢頗大。順治五年春收復了湖廣、湘桂部分地區。順治九年收復廣西全境。接着北取長沙,東掃江西,收復二州16郡。

朱由榔倚杖大西軍餘部李定國、孫可望等在西南一隅抵抗清朝,因此維持時間較長。1661年,清軍攻入雲南,朱由榔逃到緬甸曼德勒,被緬王收留。後來吳三桂攻入緬甸,緬王將其獻與吳三桂,1662年6月在昆明被絞死,終年40歲,在位16年。葬於貴州都勻高塘山永曆陵。永曆帝死後廟號昭宗,延平王鄭經上諡號應天推道敏毅恭儉經文緯武禮仁克孝匡皇帝。

永曆帝朱由榔逃到緬甸,勉強得到當時的緬甸國王莽達收留,隨着李定國在西南戰場的節節敗退,緬甸內部對待流亡的永曆的態度也開始變化。同時緬甸宮廷發生政變,國王莽達被處死,莽達的弟弟莽白隨之發動了咒水之難,向永曆發難,永曆帝身邊的大多官員、侍衛都被殺死,如沐天波等人。永曆帝至此陷入絕望,剩餘的隨行人員更是受盡侮辱。

吳三桂佔領雲南後,莽白爲了討好清廷,就獻出永曆帝及隨行人員,吳三桂爲防止送往北京的路上有變,就申請就地處決。在得到清廷的批准之後,朱由榔就在雲南被絞死。

其時,吳三桂指令斬首,滿洲將領反而不贊成,定西將軍愛星阿說:“永曆嘗爲我國之君,今若斬首,未免太慘,仍當賜以自殺,始爲得當",安南將軍卓羅也說:“一死罷了,彼亦曾爲君,全其領袖可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