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脊柱側彎?

在說脊柱側彎前,先來了解一下我們的脊柱。

脊柱位於人體背部的正中位置,是人體的支柱。

脊柱上端接顱骨下端達尾骨。

將脊柱按照不同部位從上到下分爲:

頸椎、胸椎、腰椎和骶椎四部分。

頸椎和腰椎向前彎曲,胸椎和骶椎向後彎曲。

而脊柱側彎就是指脊柱向側方(左或右)偏離中軸線,

發生不正常的彎曲,形成帶有弧度的脊柱畸形。

國際脊柱側彎研究

判斷脊柱側彎的標準是,通過測量人體站立位正位

X線片的脊柱側方彎曲角度,即Cobb角,來確定是否存在脊柱側彎。

一般側彎角度在5度以內,都是正常範圍。

當cobb角大於10度時,就可以診斷脊柱側彎。

20-40度爲中度脊柱側彎,40度以上則爲重度脊柱側彎。

二、脊柱怎麼就側彎了?

脊柱側彎主要可分爲2類。

功能性脊柱側彎主要是由姿勢不良、肌肉不平衡所造成。

這類患者脊柱側彎角度往往不超過20度,

可藉由矯正姿勢和肌肉不平衡調整。

而結構性脊柱側彎是由脊柱本身異常所造成,

具體機制仍不清楚,可能是先天基因問題,

也有可能是先後天共同影響的結果。

三、如何判斷是否存在脊柱側彎?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脊柱側彎呢?

檢查方法有很多,如果有自己的全脊柱X光片,

可以通過上述的Cobb角度判斷。

當然如果嫌拍片太麻煩,還可以通過亞當測試法。

讓受試者向前俯身,觀察者在受試者後方,

眼睛與受試者的背部齊平,看看脊椎中線兩側的背部是否等高。

還可以日常生活中進行如下自查:

左右耳、肩膀是否在同一水平線上。

左右腰線是否一邊比較直,一邊比較凹。

雙手插腰,左右骨盆是否一邊高一邊低。

雙手自然下垂時,胸部至兩手間的距離是否一致。

左右腳的鞋跟磨損狀態是否一致。

如果以上中槍2條以上的小夥伴,很可能就有脊柱側彎啦。

四、脊柱側彎的危害

1.變醜!

脊柱側彎會直接影響一個人的外觀。

如同上述自查症狀一樣,脊柱變形,會導致頭側偏、肩背部不平、

甚至骨盆傾斜、長短腿等,連走路都無法保持平衡,整體形象也是大打折扣。

2.影響心肺健康

由於脊柱側彎發生在胸腰段居多,

所以可能會壓迫肺臟,出現肺功能障礙,甚至導致呼吸衰竭。

如果側彎加重,還可能影響循環,出現心臟功能障礙,

活動量稍大就會出現明顯心慌氣短。

各種疼!

由於脊柱兩側骨骼肌肉受力不平衡,

容易引起肌肉緊張勞損,

而出現頭頸痛、頭部轉動障礙、

手臂發木發麻、以及腰背疼痛等。

五、如何預防和改善?

1.保持良好的姿勢

不管是坐姿、站姿還是走路,隨時都保持良好的體態。

尤其要注意杜絕葛優躺、蹺二郎腿這類

容易引起兩側肌肉不平衡的不良姿勢。

2.減少背單肩包

減少生活中長時間單邊受力的情況,

比如背單肩包、單側拎重物等。

如果實在需要,也建議時常兩肩換邊。

選擇斜背者,避免背太低,背部的上緣需在骨盆(髂骨)外側。

前背者,則要防止重心過度前傾。

3.多運動,多拉伸

一份“國際生物醫學研究”的系統評估中顯示,

經常參與運動的受試者,在減少Cobb角、軀幹旋轉角度、

胸後凸角度和腰椎前凸角度等方面,均優於對照組。

散步、跑步、踢球、瑜伽或游泳等運動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另外,多進行拉伸,能有助於釋放脊柱周圍肌肉的張力,

提高靈活性並增加運動範圍。

胸部拉伸

雙腳站直,與肩同寬。雙臂放在胸前。

將手臂緩慢往後拉,收緊肩胛骨,並儘量伸展胸部。

休息幾秒鐘,再重複一遍。

靠牆拉伸

背靠牆站立,腳放置在前方。頭和肩膀緊貼牆面。

將下背部頂向牆,試着觸碰牆面,但不要太過用力。

保持該位置,並進行三次深呼吸。放鬆,並重復五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