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韓國KBL聯賽與日本B聯賽正式通過亞洲框架協議。

根據這項協定,KBL球隊可以在引進兩名外援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名日本選手。日本球隊吸收韓國球員同理。

這種模式就和CBA的亞外政策並不相同,因爲引進的球員都將以本土球員身份加盟,並不佔用外援名額。

對於本國聯賽沒能獲得太多出場機會,甚至有實力但不得志的球員來說,確實是個很好的機會。

很多俱樂部都有一定的“屯糧”傾向,在球隊人員飽和的情況下,即使有位置重合的球員,但由於球員本身實力不錯,俱樂部也不願意將球員交流給對手。說白了,寧願留着不用,也不想送出去。

有了框架協議,有這些顧慮的俱樂部倒可以選擇放球員出國打打球。

近日,KBL上賽季的冠軍(並列)原州DB官宣簽下日本球員中村太地,他也成爲效力韓國聯賽的日本歷史第一人。

23歲的中村太地,身高1米90,司職後衛。上賽季效力B聯賽京都隊的他,共出戰41場比賽,場均可以拿到6.3分、2.7次助攻。中村還曾代表日本男籃出戰2018年亞運會。

至於薪資方面,中村太地是以5000萬韓元的年薪簽約原州DB一年。嗯,換算一下就是30萬。

中村算是最近幾年日本着力培養的高個後衛,並且還是這項協議推行後的簽約第一人,這樣的年薪真的不算高了。

就連一向嚴格的韓國網友都在新聞下評論,“這個年薪是不是有點太少了?”

據瞭解,中村太地是知道原州DB目前的工資帽限制狀況的,但他仍願意前往,很大程度上是考慮到與俱樂部主帥李相範的交情。李相範曾是中村的客座教授,去年夏天他還與原州DB的球員一同訓練。

以中村太地爲起點,以後日韓聯賽之間的球員交流將會持續增加。而KBL聯盟還將目標落在了中國和菲律賓身上,未來也有進行深入交流的打算。

假設以後中國真的加入亞洲框架協議,那麼會有多少球員願意去到其他聯賽打球呢?

說實話,大多數的中國球員應該都是沒有意願的。

因爲薪資。

以中村太地爲例,潛力無限又有國家隊經驗的球員在CBA的年薪,肯定不會只有30萬。

不管是日本還是韓國,又或是菲律賓,球員的薪資都不會高於CBA。

CBA最高年薪是幾千萬?KBL只有幾百萬!

歷代最高年薪金鐘奎是12.79億韓元,大家換算一下就知道是多少了。

這樣看來,這項協定固然益處多多,但CBA若是真的加入其中,會考慮去到日韓聯賽打球的只能是邊緣球員吧。

工資相差可不是一星半點,誰會和錢過不去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