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微信有个让人非常不待见的功能:好友在单方面删除你之后,ta并不会从你的列表里消失。即使你点进ta的主页,简单的一条横线也并不能判断出对方到底是因为朋友圈屏蔽了你还是因为单删了你。

ta到底删没删我?这问题一度困扰很多人。为此,很多检测好友的小程序由此诞生。

前几天,朋友用小程序检测自己被单删的好友数量,得知自己被100多人单方面删除后,郁闷地将这一结果分享给我们。

令我们震惊的不仅仅是她被100多人删除,而是:你怎么会有1000+的好友。看到朋友的好友数量,我和另外一位朋友的第一反应是:你也太会社交了吧?

这个好友数量,让饶是自诩擅长社交的另一位朋友也表露出如下表情:

再打开微信看看自己的好友数量,400左右,让我陷入对人生的怀疑之中:

作为一名标准的当代青年,“社恐”不是当代青年的首要特征吗?

上周,《乘风破浪的姐姐》毫无防备地上线了。看完节目一开始30位嘉宾进场的画面,我的脑海里只蹦出一个想法:这简直就是大型社恐崩溃现场

尤其看到各位姐姐们开始打招呼、聊天时,其中几位姐无处安放的身影让我仿佛看到了我自己。

稍稍感到安慰的一点是,原来社恐与职业无关,明星也会感到社恐。

后来上网冲浪的时候,我又看到一段关于宁静的采访,她坦白说,自己私下是个“宅女”,不想和外界有过多接触,不想要饭局、聚会、派对,就要在家里面宅着,会在一个地方坐好多个小时,“就希望世界凝固在那”。

看完这段采访,我只想拍手称赞:这可不就是我本人吗?

托网络发达之福,在信息爆炸的年代,社恐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汇。但需要区别的是,很多人自诩社恐,其实他们恐惧的,只是职场(陌生)社交而已。

对于职场人士而言,社恐两个字几乎贴在每个人的脑门上:

能用文字沟通的绝不语音,能用微信沟通的绝不打电话,电话铃几乎是职场人噩梦般的存在。

通勤途中遇见不熟的同事,会故意放慢脚步让人家先走。即使避无可避,一定也要在尬笑打完招呼后各玩各的手机。

上厕所或接水时看到有同事起身,会立刻停下自己起身的动作,避免途中和同事尬聊。

对于社恐而言,每天的上下班途中都是一场战争。但好在有些人的社恐只在职场发作,下了班回归生活,该约饭约饭,该聊天聊天,生活一度很美好。

真正处于底层的是连日常社交都恐惧的患者。如同宁静在采访里讲到的一样,即使在周末,也只想一个人在家安静地待会儿。

最近,因为没了热搜,吃瓜兴趣大减的朋友总是很乐于给我们分享一下甜甜的恋爱,分享的后面必带一句:不会吧,不会还有人没有男朋友吧。

这句贱兮兮的话让我一度想顺着网线去打她。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作为一名实实在在的社恐青年,别说找对象,就连找个长期的聊天对象,我都做不到

以前社交不发达的时候,人们写信写的不亦乐乎。如今一条消息一秒就可以接收的年代,人们却连打字的手都不想动一下。

职场社恐只倾向于同事或不熟的客户,日常社恐的要命之处在于,无论熟与不熟,社交对于社恐患者都是一种负担。

身边也有同事和我一样,处于这种深度社恐状态。比如某次我去公司楼下便利店买东西,本来邀请同事一起去,同事问清我准备去哪家店后,每个细胞都在拒绝:不了吧,楼下那家小卖店老板我认识,太尴尬了吧,我不去。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即使一家店你很爱去,但当这家店的老板认识你,开始和你打招呼或试图闲聊时,你就再也不想去了。

因为这会让我产生一种“如果不去他那里买东西就对不起他”的错觉,本来只是交易的关系,但当这种交易的关系变成了一种社交,就让人无所适从了。

为了避免社交,社恐界也有很多大家心知肚明的「社交常识」,比如这些经常出现在对话里的词汇,实际上的真实含义是:

以后=13个月

下次=星期8

改天=32号

马上=61分钟

有时间=1000年以后

没有语气坚定的提出就是客套,没有爽快的答应就是拒绝,是当代社恐患者默认的社交常识。

除此之外,表情包的出现也在很大程度上解救了社恐。当一个你讨厌或不熟或单纯不想和他对话的人向你发来一连串微信攻击时,你往往可以用一个表情包解决——

有人说,成年人的快乐有时候很简单:梳头时发现比昨天少掉了几根头发,下班后工作群没有疯狂弹出新消息,想早睡的时候就能够早睡。

成年人的快乐很简单,社恐患者的快乐其实更简单:没有人来跟我聊天,让我安静看完一部小说/综艺/电视剧,就是社恐患者一天最快乐的时候。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