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蜀汉最弱小,但不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在罗贯中笔下蜀汉都是正统。当然,里面的人物也都备受关注。刘备、诸葛亮不说了,这是统帅级的,就是将领里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也是备受瞩目,威名赫赫。放到现在都是网红大咖,圈粉无数。特别是赵云,简直就是战神、男神,完美的化身,放到现在什么四大天王刘德华统统靠边站,赵云可是红了几千年了。

这么说吧,如果诸葛亮是文人士大夫眼里的偶像,赵云就是什么武将啦什么小女生、小正太们眼里的不老男神。但赵云竟然不在四大将军之列,而且一直到死都是个杂牌将军,可能是罗贯中处理的手法比较好,把赵云归在五虎将。大家竟然没怎么发觉,还觉得刘备、诸葛亮对赵云很好。这要让无比崇拜他的小正太们看出来情何以堪?

赵云不屑名利也罢,高风亮节也罢,也可能心态平和的人都长寿,赵云再怎么的是老死的。而另一个人就不一样了,虽然自从跟了蜀汉就忠心耿耿,奋勇拼杀,与赵云同样功劳赫赫,有些方面比赵云的功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最后的结果竟然是身首异处,被夷三族。有人说,株连九族的多的是。株连九族并不一定都杀,被夷三族,是不留一个活口。

所有我一直对中国古代刑罚的惨无人道深恶痛绝。他一个人的错,杀他三族干什么?那么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是魏延。这何止是委屈,简直是没有天理。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诸葛亮是不地道的,诸葛亮如果觉得魏延在他死后会谋反,完全可以参照李严模式,把他废为平民也就是了,何必这样赶尽杀绝?

这样说起来赵云的委屈也都不叫委屈了。其实从一开始刘备一见赵云就喜欢的不得了,分手时拉着赵云的手眼泪汪汪的不松手,搞得刘皇叔一代帝王还这么儿女情长,按现在网民的好奇心,都能想到茄子地里去。刘关张三结义,赵云绝对是非常3加1的,认识的时间也紧随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后,赵云是是刘备自关羽张飞后收的第一个小弟。关羽经常对人说:赵云,吾弟也。

说实在话无论刘备、诸葛亮都一直对赵云信任有加,赵云甚至一度代管刘备的家事。刘备娶了孙权妹妹孙尚香,镇不住的时候都是赵云代管。更有后来白帝城托孤时赵云是第二位,大家都以为只有诸葛亮和李严是托孤大臣,其实赵云也是,而且是紧随诸葛亮,排在李严之前。但奇怪的是刘备一直到死都没给赵云安排什么重要的爵位和职务。诸葛亮管政,李严管军事,赵云还是老样子。

刘备死后,诸葛亮还是一如既往信任他,但就是可奇怪,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还是刘禅都没有给过赵云更高的职务,更好的待遇。刘禅还是被赵云救下来的,救了两次。一直到赵云死时要盖棺定论了,连句更高一点的荣誉上的话也没给他。还是姜维实在看不下去了,上表刘禅给赵云追加名誉。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可能也不为什么,也可能赵云不计较不争这些,也可能赵云太正直,一心为公,不会甜言蜜语,不会阿谀奉承,也可能什么都不为,只是为了派系平衡,赵云因为是自己人就给平衡掉了。那要说自己人,关羽、张飞更是,为什么不平衡掉他们?总之,原因不重要了,委屈是事实。再怎么的,赵云一直跟着出生入死,功劳苦劳怎么的也不输于马超、黄忠吧。要不关羽都不干呢?说:“赵云,吾弟也!"意思是黄忠与他并列,他不服,要是赵云与他并列他就服气。

如果说刚开始刘备封将时为了维系派系派系平衡,那他白帝城托孤时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完全可以再补封一个,或者升一下职务找找平。但赵云的这些委屈,要是与魏延比起来,所有的委屈都不叫委屈。魏延,字文长,关羽叫云长,一字之差,天渊之别。刘备生前魏延很受刘备信任,别的不说,守汉中这么重要的差使,连张飞都以为非己莫属,荆州关羽守,汉中张飞守,大家也都是这么以为的。

刘备钦点魏延守,连魏延自己都感到意外。如果怕张飞性格粗暴容易坏事,怕马超是西凉降过来的怕他坐大,那还有黄忠、赵云,可靠度、忠诚度、能力那都是杠杠滴,但刘备就是用魏延。而魏延也没有辜负刘备,十年汉中太守守得滴水不漏。所以,领导的心思你别猜,猜来猜去也不明白。有钱任性,有权力也任性。

即是诸葛亮掌权之后对魏延都是很重视的。虽然不喜欢他,重用还是很重用。诸葛初掌权就加封魏延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三年后又加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郑平侯,授假节,在蜀汉军中诸葛亮之下妥妥的二号人物,相当于敌总指挥兼全军参谋长。但你发现没有,就魏延这么大的官,诸葛亮手下一个秘书或者叫秘书长杨仪就敢跟魏延整天过不去,叫板,为什么?还是诸葛亮的态度。

诸葛亮对魏延用则用矣,也重用,但信任谈不上,也从来没把他作为接班人培养。也就一个限制使用。象守守街亭这么重要的差使不用守汉中守了十年身经百战军中二号人物的魏延,宁愿用一个从没带过兵打过仗的马谡。马死后又用一个降过来的姜维作接班人培养。魏延也不是傻子,还能看不出来?连秘书杨史都看出来了,所以经常和他过不去。

我就想了如果是马谡提的子午谷奇谋诸葛亮会不会采纳呢?有人说诸葛亮谨慎,不敢冒险,大错特错,他用马守街亭就是冒险,他用空城计更是冒险。这些不说了,不信任就不信任吧,不该临死还摆了魏延一道。临死前的撤兵会议不让魏延参加,撤兵时让杨仪带兵回去,让魏延断后。魏延是主战派,指定不干,跑前面堵住杨仪问咋回事,这就被定为叛变。要判变魏延带兵直接投奔曹魏就行了,他断后又没人拦他。这就证明诸葛亮料定魏延不会叛变,但指定与杨史完不了,杨仪平常都不让他,两人势同水火,这次带着大军,有诸葛亮明确授权,这次岂能饶他?

一切都是诸葛亮设计好的。传说是死诸葛害死活司马,其实是害死魏延。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不喜魏延呢?理由是魏延是背叛韩玄卖主求荣降了刘备。其实在三国时代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根本不算什么?要说背叛,刘备改换门庭最多,投曹操,投公孙瓒,投袁术,投刘表,投靠一个,背叛一个,多了去了。但刘皇叔在诸葛亮的心目中一样信义著义四海。这又是一个不解之谜。

与赵云的情况一样,魏延的情况也让后人费解,总之都是受委屈。对此你有什么发现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共同探讨,或点赞,关注,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