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唐僧前世是如来的二弟子金蝉子,因在讲经大会上打了瞌睡,被如来贬下凡间,历经十世转胎,这才有了西天取经立功封佛的圆满结果。可是,唐僧在整部西游中都被沿途妖怪称为十世修行的好人,其为人严谨古板,不光对各路仙佛恭敬有加,就连普通凡人他也是倍加尊重。就这样一人,怎么会在师父的讲经大会上打瞌睡呢?

其实仔细想来,这件事应是另有隐情。作为如来佛祖的二徒弟,金蝉子在西天的地位不言而喻,就算在讲经大会上打了瞌睡,也不至于被贬下凡间遭受如此大难。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如来给出的“打瞌睡”的理由只是一个让金蝉子离开西天的借口。

首先,我们先统筹看一下唐僧取经的目的以及达成的社会效果。取经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佛教对东土大唐的一次文化输入。简单地输送经书给东土大唐很简单,难的是如何将经法输入到大唐子民的心中去。

于是,如来就要选个人去做这件事,这个人要热衷于佛教事业,要有很高的修为,最关键的是要有几近完美的品格。要不然,这人离开灵山后到达东土,再去背叛师门另起炉灶了怎么办?

再者,如来作为西天掌门人,他手下的徒弟们不能一辈子跟在他身边学习,作为师长如来有责任为自己的弟子谋划一下未来。从宏观角度来看,自金蝉子被贬开始,到最后取经大业完成,这中间经历的一切苦难都是值得的,正如如来所说:“因为取经有功,封你为旃檀功德佛。”

你瞧,当年的“逆徒”转眼间成了万人敬仰的佛。

如来座下弟子众多,为何偏偏一个犯了错误的金蝉子却能获得这个千载难逢的封佛机会?其他弟子会怎样看待师父的偏心?

若论资质,二弟子绝对没有大弟子的资质高;要说修为,金蝉子也未必是最厉害的那个。因此,如来为了帮自己的得意门生镀金,选人就成了重中之重。只要这一次开了个好头,后面其他弟子的事情就好办多了。别忘了,如来虽然是西天掌门人,可西天并不是他一家独大,各路佛祖势力不输如来。

说白了,金蝉子就是如来培养自己势力打出的第一张牌,这牌不光要分量足,底子也要够干净。

所以,如来选择让自己的二弟子首先成佛,这事肯定是他早已想定的,并且,为了将金蝉子包装的更像样些,如来只好让他到下界去经手磨难。当着众人的面,如来总不能直接对金蝉子说让他转世下凡磨砺一下,好回来封佛吧?所以说,找点无关痛痒的借口还是需要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