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狍子還是原麝?以前從來沒見過!"12日,五常市龍鳳山鎮勞動村村民發現了一隻長得好像狍、"迷路"的野生動物,報警後得到了及時救助,這個"小傢伙"的出現引起了相關部門和專家的極大興趣。

當天,在五常市龍鳳山鎮勞動村村內路上,村民發現了一隻外形像狍子的動物,感覺應該是保護動物,村民立即向當地派出所報告。龍鳳山鎮派出所與五常市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物保護部門的人員立即趕往龍鳳山鎮勞動村,經工作人員仔細檢查發現,它身上沒有明顯外傷,可能因覓食受到驚嚇誤入村中迷路。五常市林業和草原局林政股趙股長告訴記者,這隻野生動物有明顯的特徵,即長有兩顆長牙,短尾巴。

記者將照片發給專家進行辨認,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地學院吳建平教授據此初步判斷,這是一隻獐,別名"河麂",被列入我國國家 II 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將其列爲易危。

據瞭解,獐爲小型鹿科動物,外形似麝(香獐)而稍大,雌雄均無角,雄性具發達的獠牙;獐尾短但明顯(麝無明顯的外尾)。獐分佈於中國長江流域以南地區及朝鮮半島,歷史資料記載遼東有分佈。

2009年吳建平在吉林白山原麝自然保護區重新發現了獐的分佈,在此後的幾年裏吳建平和他的研究團隊經過研究證實獐在吉林省、遼寧省沿鴨綠江一直到入海口都有分佈,2015年11月吳建平受邀在北京"麋鹿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國際研討會"上作了"河麂在中國東北的重新發現"的學術報告,宣佈了這一研究成果。但河麂在黑龍江一直都沒有發現過。

吳教授說,此次在五常龍鳳山發現的獐,這是一個新記錄,將獐的分佈區向北推移了300多公里,在動物學研究上有着重要價值,同時也說明黑龍江省南部地區可能存在獐的適宜棲息地。

目前,這隻河麂已經在龍鳳山自然保護區林內被放歸自然。

來源:ZAKER哈爾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