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說歷史的小學生

說到歷史上誰的字最牛,最值錢,想必只有王羲之了。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晚年隱居在金庭

,自歷史上的王羲之,不但書法厲害,還是一位將軍,他做過祕書郎,寧遠將軍,江州刺史等,兼職書法,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自創一體,自成一家,影響深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十七帖》,《初月帖》,《行穰帖》,《賢士帖》等等,《蘭亭集序》被譽爲“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爲“二王”

這篇傳誦千古的《蘭亭集序》意境高遠,讀來朗朗上口,而更重要的是,它是由書法大聖王羲之親筆書寫,是王羲之作品中的精品,從王羲之開始,就把他當作傳家之寶,絕不外傳。

就是這樣的一篇隨時之作,被世人所贊,很多人都沒有辦法看到真跡,一直被人模仿,王羲之是這篇文章爲何神祕失蹤了。

王羲之16歲就被郗鑑選爲東牀快婿,郗鑑東晉重臣、書法家,也是貧農出生,所以對女婿也沒什麼要求,王羲之相貌一定非常出現衆。郗鑑其家子弟甚多,個個都才貌俱佳。

後來在紹興蘭亭修褉時,與衆人飲酒賦詩,匯詩成集,羲之即興揮毫爲此詩集作序,這便是有名的《蘭亭序》。此帖爲草稿,28行,324字,記述了當時的情景,被後人稱爲天下第一行書。

竟然是這麼有名的書法,自然被世人所尊,特別是有名人都想看看這個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也一直視爲第一寶,自然不會隨便拿出來,只有一種可能就是被他的後人所擁有,說來也巧,傳到了王羲之第七世時,發生質的轉變。唯一的後人,竟然看破了紅塵,想出家當和尚,據說也是一位有名(唐朝)的書法家。他在臨終時,纔想起家裏還有這麼一件寶物,由於沒有子嗣,只能傳給自己的弟子,他的徒弟叫辯才和尚。當然時的唐王李世民一聽有此事,高興了好幾天。千方百計將那《蘭亭集序》搞到了手,從此這寶物就進入了皇家。

到了李世民手上,一般人想得到哪是不可能的了,除非李世死了。李世民非常喜歡這《蘭亭集序》,想死後帶走,這也是他對自己兒子所說的遺言,而他的兒子唐高宗也是一位王羲之的話鐵粉,對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非常喜愛,極有可能沒有給他老子陪葬,自己藏了起來,自己獨自欣賞。

而唐高宗在世遇到了武則天,兩口子不可能沒在一起來欣賞過此物。而唐高宗一去,此物就落到了武則天手上,大家都知道此女人有多厲害,最後還做了皇帝,連死後都沒有動得了他的墓,此物傳到了唐朝後就失去了下落,有專家表示,極有可能被這女人給帶走了,這個完全有可能。

據說,唐太宗,高宗在位之時,全國收集王羲之的作品,據說有上千,可奇怪的是,一張真跡沒有發現,全部是後人的話仿品。要想揭開這個謎團,專家們把目光投向了乾陵,或着是昭陵,但是國家規定禁止發掘帝王陵。但不少網友有自己的看法,如果果真的的被這個人女人帶走了,過了這麼久,就連渣都不剩了。如果保存的好的話,也有可能出現奇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