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古代的大统一王朝和继位方式

中国古代大统一的王朝有秦、西汉、新、东汉、西晋、隋、唐、北宋、元、明和清。

除了短命的秦、新、西晋和隋之外,其他的朝代最短都有90多年(元朝),其余的均在百年以上。

时间短也行还能很好地遵循父死子继一脉相承的传位方式,时间一久难免出现各种岔子——绝嗣、夺位等等。

古代皇位的继承方式其实是多元化的,以父死子继为主,兄终弟及为辅,还有些诸如隔代传位,兄弟夺位,侄子继立,叔侄争位等方式。

下面一一来看这些统一王朝的传位方式,到底有没有哪一朝做到了从始至终的父死子继一脉相承呢?

二、短暂统一王朝的继位方式

新朝是一个奇葩的统一王朝,夹在两汉中间,存活了15年,不被历史所承认,新朝也就大表演家王莽一任皇帝,真正做到“从我而得,亦从我而失”。

秦和隋是惊奇的相似,都是大统一的执行者,却没能做到大统一的守成者,为后面的王朝做了嫁衣。另外两个王朝被后世历史学家认为“二世而亡”,好像做到了父死子继一脉传承了,其实秦二世后面还有个小尾巴秦王子婴,隋炀帝后面的尾巴有隋恭帝杨侑及皇泰主杨侗。虽然秦、隋是惊鸿一瞥,但也不是完全的父死子继到亡国。

西晋也挺简单的,开国皇帝司马炎—傻子皇帝司马衷—被俘皇帝司马炽—亡国皇帝司马邺,司马衷的儿子被贾南风害死,孙子也相继夭折,所以幼弟司马炽才被拥戴为帝,司马邺是司马炽的侄子。司马炎要知道是这结果,肯定不会坚持嫡长子继承,让傻子断送了江山。

元朝是第一个少数民族统一中原的王朝,汉化程度不高,所以不到百年就被朱元璋打回草原养马了。元朝还是蒙古帝国时传位就挺乱的,元世祖入主华夏后也不遵循汉制,在太子真金死后立真金第三子铁穆耳为皇太子,是为元成宗,第二任皇帝就不是父死子继。

元朝从元成宗死后,后面皇位的继立方式就更乱了,叔死侄继(元成宗—元武宗、元明宗—元宁宗)、兄终弟及(元武宗—元仁宗)、侄死堂叔继(元英宗—泰定帝)、兄继弟位再转弟(元明宗—元文宗—元明宗)、弟死兄继(元宁宗—元顺帝),元朝的九十八年就是一群忽必烈的子孙大战夺位大戏。

三、国祚百年的大统一王朝

北宋和明朝也惊奇的相似,第二任皇帝就不是首任皇帝的儿子,叔叔还夺走了侄子的皇位。宋太祖死后,弟弟宋太宗继位,直到南宋时皇位才回到宋太祖一系。明朝则遵循嫡长子原则,朱元璋在朱标死后确立了皇嫡长孙朱允炆为继承人。所以北宋和明朝一开始就没能坚持父死子继的方式,后来虽都是太宗系的后人继承,其实也没有做到一脉相承。

宋仁宗位的是堂侄宋英宗赵曙,宋徽宗则接了哥哥宋哲宗的班。明朝则就更为复杂,有兄弟相争(明英宗—景泰帝—明英宗)、兄终弟及(堂兄弟:明武宗—明世宗;亲兄弟:明熹宗—崇祯帝)。

两汉前期都是父死子继。西汉吕雉打破这一规则,她逼死了前少帝刘恭后立另一个孙子刘弘,吕雉死后吕氏一门被清算,刘邦的另一个儿子刘恒被拥立为帝,父死子继传到了汉昭帝。昭帝绝嗣找了侄子刘贺为帝,不到一个月被废,戾太子孙子刘询上台,这样父死子继传到孙子汉成帝。汉成帝绝嗣,他的两个亲侄子相继为帝(汉哀帝—汉平帝),此时大汉江山掌握在王莽手中,汉平帝死后立了孺子婴为皇太子,王莽自己当摄皇帝,后来也就成了真皇帝。

东汉前期不复杂,汉光武帝—汉明帝—汉章帝—汉和帝—汉殇帝,都是父子相传。汉殇帝出生百日继位一岁夭折,如此这一系也就绝嗣了。从此也就开启了东汉皇位比较无章法的继承,这主要是东汉临朝称制太后较多,皇帝多冲龄继位,多数早死且无子。汉安帝、北乡侯、汉质帝、汉桓帝、汉灵帝这几位皇帝都是由旁系皇亲而入继大统的,他们都拥有一个人的血统—那就是汉章帝的后代。

唐朝开始四代做到了父子相传(唐高祖— 唐太宗—唐高宗—唐中宗),打破这一良好秩序的是一位伟大的女性武则天,她先废了儿子唐中宗立唐睿宗,而后又废子自立为帝。武则天退位后,唐朝皇位传承是一团麻,唐中宗复位。

韦后毒死唐中宗之后拥立了小皇帝唐殇帝李重茂,唐睿宗在太平公主和儿子唐玄宗李隆基的拥立下废侄子而复位。唐玄宗之后直到唐敬宗这八代人完完整整的是父子相传,打破这一规律是一个叫刘克明的太监。刘克明杀死唐敬宗本想做拥立功臣却被另一群太监所杀,唐穆宗的两个弟弟唐文宗和唐武宗相互继位。唐朝再次奇葩的皇位转移是唐武宗死后叔叔唐宣宗被拥为帝。末世皇帝不好当,唐朝最后几十年还有兄终弟及发生(唐僖宗—唐昭宗)。

清朝其实是父死子继做得比较好的王朝,从努尔哈赤到同治帝这十代是严格的父死子继,可惜同治帝早死绝嗣。

慈禧太后为了自己的权力就立了自己的外甥兼侄子光绪为帝,光绪也绝嗣,慈禧太后又决定立溥仪为帝。

四、结语

总的来说,各种各样的原因让大统一王朝很难做到父子相继一脉相承。

文章中图片来自网络,欢迎关注【最爱肉丸子先生】,为你解读不一样的历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