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的爱是为了在一起,但是有一种爱是为了更好地分离,这种爱叫做母爱。从这个角度来说,有些母爱是阻碍了孩子和母亲分离的,所以就有了我们今天的话题:和母亲关系太好的孩子,长大后很难有出息。

下面我们从三个角度来论述这个话题:

1、 分离与成长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没有分离就没有成长,这一点很具象地展现在了我们和母亲的关系里,比如我们的出生,这就是和母亲在身体上分离。

然后我们茁壮成长,我们去幼儿园、去小学、去中学,然后考上大学,参加工作,组建自己的家庭,有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每一步都是在和前面的部分在进行分离。

这样的分离是正常的,是需要被祝福的,但是有些时候,一些人就会被困在和母亲的关系里,比如我有一个来访者韩美(化名),她是一个三十多岁的未婚女性,是一个文化公司的普通职员,随时可能会被裁员的那种。

她一直和母亲住一起,谈了几次恋爱,但都没有结果,普通的人际关系也不好,对于自己的处境很苦恼、很郁闷,但是始终找不到方法来改变。

我这个来访者就是被困在了和母亲的关系里,她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和母亲分离,下面我们会继续讲这个案例。

2、 选择与独立

是不是可以独立地做选择,这是检验一个人自我是不是强大的一个重要标准,我这个来访者韩美就不能做到这一点。

日常生活中,她面对选择经常犹豫不决,还经常询问别人该怎么办,特别喜欢问她的母亲,让母亲替自己做决定,因为从小到大她最喜欢听母亲的话。

韩美的母亲在韩美还小的时候就经常替代孩子做各种选择,刚开始她认为孩子那么小,她懂什么,后来又认为这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她现在不理解没有关系,以后就会明白了。

韩美母亲的这种心理我想也是绝大多数母亲有的,但是这种心理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这个事实就是孩子她是一个独立于父母的个体,她有着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这个感受和想法,也被意大利教育家玛利娅·蒙台梭利称为精神胚胎,玛利娅·蒙台梭利认为每一个孩子她都是有自己最初的想法和感受的,这是她发展成为一个强大个体的基础,父母要做的是允许孩子做她自己,使得这个精神胚胎茁壮成长,而不是施加压力,用自己的意志干涉。

好的母亲会鼓励孩子做她自己,给予孩子选择的自由,因为她从小就学会了选择,所以人生要怎么样过,就是她自己的决定。

自己选择,自己负责,这种能力是从小学会的,并非等到孩子进入社会之后,一下子就掌握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和母亲关系太好,母亲往往容易替代孩子做选择,于是孩子就发展不出来自我选择,自我负责的能力,那到了社会上,她就很难变得有所谓的出息。

3、自我与内疚

自我强大的另一个特征就是不内疚,可是在心理咨询中会发现,有很多与母亲关系太好的来访者,太容易内疚了,特别是对于母亲的内疚。

比如我上文中提到的,我的那位来访者韩美,我当时问她,你为什么一直要听你母亲的话呢?她告诉我,母亲都是为了她好,不听母亲的话,她会内疚。

所以为了应对这份内疚,她就压抑自我,给自我施加道德上的压力,也就是这样的压力,让她经常性的情绪低落。

同时她也不敢搬出去和母亲分开生活,因为她也会内疚,她会觉得搬出去是对于母亲的一种抛弃,但是她和母亲在一起,她的独立意志就没有办法展现,她的自我没有办法舒展,于是压抑就一直会存在。

带着这份压抑的情绪状态,她怎么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呢?所以她就很难在工作上取得成绩,因此就很难获得所谓的出息。

好了,最后给大家总结一下今天的论述,我们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今天的话题:1、分离与成长;2、选择与独立;3、自我与内疚。

通过这个三个方面的论述,我们知道了在养育孩子的时候,母亲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爱与自由,给孩子的自我一个成长的空间,在处理孩子和自己关系的时候,不要太和孩子好,有意识地把孩子“推”到更广阔的世界,这样孩子才会变得有出息,最为重要的是孩子才会生活得开心、快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