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我是好攝農夫,一個喜歡野生蘭花的農夫,用自己的實踐與實例說事,如果喜歡就點個贊留下你的評論。

導讀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句話在養蘭花的時候並不好使,有的時候功勞和苦勞是不能進行量化互換的。如果管理方向不對頭,做的苦勞越多,所收穫的負面效果卻越大。

6月份是夏天的開始,對於養蘭花的朋友來說,夏天是最害怕的季節。不僅病蟲害更容易滋生爆發,就是高溫的天氣,也有可能讓半年的養蘭成果毀於一旦。本篇文章羅列了一些在6月份管理蘭花時,常常看似很勤勞的無用功。

一、猛澆肥水

一般來說蘭花在5月份之前都應該施肥完畢了,就算因爲特殊原因未施肥,必須在6月操作的話,也需要遵守幾個原則(關於細節,在上一篇文章6月份高溫梅雨季節,蘭花還能施肥嗎?3個重點要牢記中有詳細講述)。

有些蘭友的蘭花在6月份以前沒有出芽,現在看到蘭芽好不容易出土了,爲了彌補錯過的生長季節而猛施肥。如果是遵守了蘭花的施肥原則,問題還不是很大。就怕用高濃度的化肥水澆蘭花,6月份是蘭花的生長旺季,肥水一旦被蘭根接觸到很快就會傳輸到蘭株。其他季節澆了高濃度的肥水,發現早的話或許還有挽救的可能,但夏天一旦肥水濃度過高,基本就無法再挽回了。

二、常灌殺菌藥

蘭友的初心可能是爲了防止病菌的滋生,家中也常備了一些殺菌藥物,於是就將殺菌藥兌成水作爲蘭花的常用水來使用。事實上大多數的蘭花病害,無論是防或治,都不是以盆土殺菌爲切入點的。蘭花植料環境應該就是多菌種的,各菌種相互制約而形成的一種平衡。只要植料配製的材料合格,就沒有必要經常給它殺菌消毒。

常灌澆殺菌藥的益處並不明顯,相反還會擾亂盆土環境中的菌羣協調關係。梅雨季節確實是需要預防病菌滋生,其實葉片噴殺菌藥(內吸性和觸殺性的交叉使用)就足夠了。

說真的,關於蘭花用殺菌藥(包括多菌靈、甲基託布津)澆灌,我也曾作過實驗觀察。無論從蘭苗的長勢,還是蘭根的健壯程度(同樣蘭種,同等環境)來看,都不如常規管理的蘭花。因此,這種做法也算是喫力不討好的無用功了。

三、氣霧殺蟲劑

如果種植蘭花的植料中含有機質,或者施過有機肥,就很可能會有一些小飛蟲,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小飛蟲確實是很讓人討厭的東西,如何處理它們?按我自己的做法是噴藥加粘蠅板。這裏說的噴藥主要是常規的殺蟲藥,用噴霧器就可以了。

有些蘭友爲了省事,用家用的氣霧殺蟲劑噴蘭葉。其實氣霧殺蟲劑爲了能快速霧化藥液,在瓶中還添加了其他的化學物質。而這些東西噴在蘭葉上,對於蘭花的生長是絲毫沒有好處的,嚴重的可能會燒傷蘭葉,尤其是幼嫩的新苗。

四、冰水澆蘭花

夏天溫度高,特別是陽臺養蘭環境,可能會高達39以上。這樣的環境下蘭花是否能安全度夏呢?蘭花生長比較合適的環境溫度在18--32度,而蘭根的耐熱能力比蘭葉差(耐寒力一樣比葉片差)。例如自然環境下生長旺盛的蘭花,它所處的環境即使在夏天最熱的時候,土壤溫度也不會超過30度。

之前的一篇文章也詳細講過,夏天蘭花護理的關鍵,就是儘可能地將盆土溫度控制好。去年夏天就有一位蘭友突發奇想,在夏天用冰水澆蘭花,他的理解是這樣可以讓盆土溫度降下來。使用的冰水溫度大約在10度以下,這些蘭花後來雖然依然成活,但明顯僵化而生長遲滯了。用通俗的說法就是蘭根猛然間接觸到冰水,因爲溫差過多而感冒了。

蘭花生長需要溫差,自然環境下的大溫差並不是突然間形成的,日落、涼風、夜露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這樣蘭根和蘭株都有適應的時間。就如同人體一樣,在炎熱的夏天滿頭大汗時,如果被一盆冷水當頭澆下,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感冒的。

總結:以上總結的4點蘭花管理操作,之所以稱之爲“無用功”,就是說這些操作往往難以得到想要的結果,卻可能導致不必要的問題發生。對於蘭花的管理,我的個人看法是,有益處的就衡量弊端,益大於弊就做;益處不明顯的,不論是否有弊端都不做。

以上也只是好攝農夫自己所經、所見的一些看法,見解可能有些片面與侷限,僅供蘭友參考。如果還有其他的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