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象中的眷侶大概就是具有較高才情見識、關係非常默契的正式夫妻或男女,可是世俗中少見。在生活中哪有那麼多的詩與遠方,感情最終還是要落地,迴歸到“柴米油鹽醬醋茶”當中。

許廣平和魯迅是一對志同道合的夫妻,對於許廣平而言,魯迅亦師亦友亦丈夫;而魯迅更是用28字的詩概括了兩人的關係非比尋常:十年攜手共艱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畫圖怡倦眼,此中甘苦兩心知。

不難看出,許廣平和魯迅夫妻倆雖不比神仙眷侶,但也是讓不少人羨慕的傳奇夫妻。兩個人有共同的愛好——寫作,又彼此相愛,足矣。

只是,我們普羅大衆對許廣平和魯迅的仰望,僅僅是通過文字的遠觀去感受他們之間的那份真摯的感情,猶如觀看天上的雲彩一樣,真實情況究竟如何,卻不得而知。

湊巧,在魯迅衆多的學生當中,除了許廣平,還有一位學生與他走得很近,近到現今依舊有很多人懷疑兩人關係不一般,連許廣平都對此曾心生不滿。

她就是被譽爲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文學洛神”女作家蕭紅。在魯迅去世前,蕭紅是魯迅家造訪最多者的客人,她不僅是魯迅家常客,還經常在魯迅的房間一坐就坐到半夜。

正是因爲經常造訪魯迅家的緣故,在魯迅去世後,蕭紅應邀寫下一些紀念魯迅先生的文章,主要有《記我們的導師》《記憶中的魯迅先生》《魯迅先生生活散記》《魯迅先生生活憶略》等。

有些人看了蕭紅的書後,就感覺許廣平就是一個癡情女,而魯迅則是一個“渣男”。大概原因有幾點:

首先,許廣平主動追求魯迅先生。

蕭紅筆下的許廣平是大戶人家出身,又是高級知識分子,完全可以選一戶好人家嫁了,可她偏偏嫁給當時44歲的魯迅。而且,那時的魯迅已經有了名義上的妻子朱安。在那個年代,許廣平不管不顧地愛上魯迅,確實需要很大的勇氣。

本來魯迅一直過着一種苦行僧似的禁慾生活,打算陪着朱安這個“母親的禮物”“做一世犧牲”。是許廣平對他的敬仰、理解乃至熱愛打開了封凍已久的心田。

從1925年3月11日,他們開始通信,一直是許廣平以自己的勇敢和堅定打消了魯迅的種種顧忌。許廣平明白表示:“我對於名譽、地位,什麼都不要,只要梟蛇鬼怪夠了”。

其次,蕭紅筆下的許廣平和魯迅在一起後,並沒有得到想要的幸福。

魯迅家中,經常來客人,但他又不太願意接待。往往是許廣平一邊要照顧兒子周海嬰,還要負責這些應酬。後來魯迅臥牀養病時,許廣平變得更加忙碌。

蕭紅這樣描述到:

“她終日忙得腳不着地,也沒時間打理自己,她每天上下樓跑着,所穿的衣裳都是舊的,次數洗得太多,紐扣都洗脫了,也磨破了,都是幾年前的舊衣裳。她冬天穿一雙大棉鞋,是她自己做的,一直到二三月早晚冷時還穿着。買東西也總是到便宜的店鋪去買,再不然,到減價的地方去買。”

不少人看到這裏,都認爲許廣平在這段同居生活裏,猶如一個老媽子,甚至過猶不及。

蕭紅寫到:“婚前(算是同居前),他還帶她去杭州度假,婚後,他連公園也不願意去。他說:‘公園嘛,就是進了大門,左邊一條道,右邊一條道,有一些樹。’”

除此之外,在蕭紅筆下,讓人覺得魯迅對待許廣平完全沒有愛。

魯迅喜歡北方菜系,許廣平提出想請個廚師;魯迅嫌十五元的工錢太貴,不請廚師,依然讓她做。而且,許廣平做好飯菜之後,還要把它端上樓,迎合魯迅的飲食習慣。

這些瑣碎之事,對出身大戶人家的許廣平而言簡直是更加難上加難。並且,許廣平還要負責給魯迅抄寫稿子,打毛線衣。

魯迅的收入並不低,但是他捨得花錢買書買畫,卻不捨得給許廣平買件新衣服。

1931年,魯迅全年總共買書387本,碑帖等若干,總計花了1447.3塊大洋,平均每月買書是120.6塊,摺合成今天的人民幣是一筆很大的開銷了。

再者,魯迅被稱爲“渣男”大概是兩個原因,一是拋棄糟糠之妻朱安,而選擇小14歲的許廣平在一起;二是,平日裏對許廣平漠不關心。

讀完蕭紅的書後,讓人感嘆:許廣平,選擇魯迅,一輩子未得名分也罷了,但是還過很不好,終究是一個癡情女,錯付了一生。

真相是否如此?

自古以來,文人被冠以“負心漢”“陳世美”者多矣,不足爲奇,但依然不能否認魯迅。魯迅與朱安確實心隔千里、無法舉案,在孝順與愛情之間,選擇了不離再娶,也是萬般無奈。而他的那四句詩“十年攜手共艱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畫圖怡倦眼,此中甘苦兩心知。”就可表達了他對許廣平的真心。

其實有時候,我們在生活中也常常看見某對夫妻鬧矛盾,不看好他們的婚姻。可是,就算那個女主人公有時還會吐槽自己老公不好,但是沒過多久,她又誇自己老公好。

所以,我們作爲外人,根本無從下結論說誰誰不幸福,關鍵是看當事人自己覺得好就行!

1946年10月,年48歲的許廣平在一篇哀悼魯迅的名爲《十週年祭》的文章中寫到:“嗚呼先生(魯迅),十載恩情,畢生知遇,提攜體貼,撫盲督注。有如慈母,或肖嚴父,師長丈夫,融而爲一。嗚呼先生,誰謂荼苦,或甘如飴,唯我寸心,先生庶知。”

意思是說,魯迅對她有知遇之恩,也是她一生最愛之人。對她而言,魯迅亦母亦父亦師又亦夫。

那年,許廣平年只有38歲,魯迅留給她的臨終遺言是:“忘記我,管自己的生活。”但是許廣平不僅未忘記他,還活成了魯迅的樣子。

許廣平將全部精力投入到了魯迅作品的出版整理,此外,她還祕密參加革命事業。而且她還一直照顧着魯迅母親和魯迅原配朱安的生活。

所以說,蕭紅筆下的許廣平與魯迅,過着真實的眷侶生活,並非錯付一生。許廣平在與魯迅的十年感情生活中,是最幸福的。

愛情有時候不需要轟烈烈的山盟海誓才顯得真摯,事實上兩個人的愛情只處在浪漫的層面,會讓彼此很累,唯有落到柴米油鹽的日常生活上,才能持久。

文/寶爸說故事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