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Breaking Defense網站6月17日報道,海軍陸戰隊司令說,在戰爭中,中國造船廠在彌補艦船的損失方面可能超過美國。         

[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將面臨重大變革]

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戴維·伯傑(David Berger)將軍在即將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寫道:“替換在戰鬥中損失的戰艦將是一個問題。我們(美國)的工業基礎萎縮,而對手(中國)則擴大了造船能力。在長期的衝突中,美國將在生產競賽中處於失敗的結局。”

戴維·伯傑將軍駁斥了目前關於美國海軍和海軍兩棲艦船計劃“已過時”的說法,並擔心在任何衝突中,中國都可以比美國更快地更換受損戰艦。這些警告是具有改革意識的伯傑發起的最新一次運動,目的是改革海軍陸戰隊的訓練和裝備以應對中國和其他先進國家的挑戰,同時與全球其他武裝部隊和盟友進行更緊密的合作。

在長達22頁的措辭尖銳的文件中,伯傑拒絕了美軍冷戰式的戰爭計劃,在這樣的計劃中,美軍預期大型艦船可以接近敵方海岸而不會受到敵方從內陸發射的精確制導彈藥的威脅。他在Breaking Defense獲得的一份文件草稿中將當前的兩棲艦船配置稱爲“這種過時範式的最明顯體現”。         

[中國海軍日益強大]

在未發表的報告的草稿“海軍戰役:2020年海軍陸戰隊最高指揮官作戰概念”中,伯傑強調需要重新思考海軍陸戰隊和海軍將如何與先進的中國軍隊作戰。中國軍隊能夠使用航空母艦,一支龐大的藍水艦隊和遠程精確制導彈藥控制島嶼,海岸和廣闊的海域。

他寫道,這種舊的思維方式“以我們目前的兩棲軍艦和海上預置艦船爲例,它們是大型的,是爲提高部署效率而不是戰鬥力而建造的。”“這些精湛的多用途艦船非常昂貴,這意味着我們從來沒有達到過想要的數量。”

伯傑還對美國即使在短暫而激烈的衝突中能否快速補充任何戰鬥損失感到擔憂。

“替換在戰鬥中損失的艦船將成爲一大問題,因爲我們的工業基礎已經萎縮,而對手卻擴大了造船能力。在曠日持久的衝突中,美國將面對生產競賽的失敗局面,這將與我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與對手的生產競爭中獲得優勢完全不同。”

嚴峻的考驗來自海軍造船廠在新冠疫情造成的干擾下掙扎,導致美國海軍下令緊急召集1,600多名後備人力以填補勞動力短缺,拼命地爲航空母艦和潛艇進行維修工作以儘快出海。

伯傑提醒不要責怪海軍建造昂貴的相對較慢的兩棲艦艇,並將它們部署到全球各地。但是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美軍希望建立一支更有活力的“敵人火力內部的力量”,建造能夠在中國和俄羅斯的武器射程內作戰的小型艦艇,具有強大的攻擊力,同時提供比當前兩棲艦隊更多,更小的目標。         

[中國造船工業實力有目共睹]

但是這些小型艦艇無法取代它們的大型兄弟們,除了小型艦艇之外,大型艦船還會出現,這不僅給海軍預算和數量有限的造船廠製造了新的問題,這些小型艦艇還將需要更多港口才能安置。

伯傑已經在以前的聲明和文件中做了大量工作,他的計劃是:重新考慮大型兩棲艦船在未來的作用; M1艾布拉姆斯坦克的裁撤;削減炮兵部隊;削減直升機中隊;重新評估F-35在未來作戰中可能扮演的角色等等。

在不久的將來,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都將迎來巨大的變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