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凡媽

轉眼又到高考季,遙想當年,備戰高考的那段時光恍若昨天,仍歷歷在目。

我們那時候高考,考試前幾天學校會放假,自己的物品要全部打包帶回去,然後在家裏複習,到了考試前一天,再統一回學校集合,坐車去指定的賓館,再在規定的時間去熟悉考場,找到自己對應的教室。

其他同學都陸續回家了,我打包好東西,讓爸爸過來帶回去,然後我就跟同學去了同學家。放假前一週我就跟家裏人說過,考試前的那幾天,我會去同學家一起復習,爸媽都同意了,他們也沒有多問,一直對我們兄弟姐妹很放心。

爸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忙了田裏忙家裏,幾乎從來不過問我們的學習,一是他們不懂,而是他們太忙,學習上的事,從來都是我們自己顧自己。只有叔叔會惦記我們的學習情況,他是家族裏自學成才的典範。

同學和我一個宿舍的,儘管不同班,但我們都是理科生,所以非常聊得來。她的家和我家隔了幾個鄉,從學校的位置看,方向正好相反,到學校的距離卻差不多。她有個哥哥,高我們一屆,上一年已經考上大學了。

那是我第一次去她家,低矮的瓦房收拾得乾乾淨淨。前後左右沒有鄰居,村子裏的房子都是東一家西一家,我根本分不出哪邊朝南哪邊朝北。間或有幾塊小草坪,複習之餘,我們會坐上去聊會天,或者採幾株小草編個小玩意。

她給我講了許多她哥哥的事,大多是大學裏豐富多彩的生活,聽起來比高中有趣多了,我們都非常向往。高中生活單調乏味,宿舍,食堂,教室三點一線,什麼體育啊,音樂啊,常常都被佔用。感覺每個人都是學習的機器,除了學習還是學習。

晚飯之後,我們坐在巷口乘涼,那兒有風很涼快,蚊子很少。偶爾能看到螢火蟲一閃一閃的,像個行走的小夜燈。

我們按照自己的複習進度,各看各的書,互不打攪,偶爾有不懂的地方,會問一下對方。她的奶奶爲我們做飯,她的爸爸媽媽則忙田裏的事,只有喫飯的時候和我們閒聊一會,其他時間都不會打攪我們。

那時候電話還沒有普及,農村大部分人家是沒有裝電話的。我也心大,竟然忘記給家裏打個電話。村頭開餐館那家裝了電話,平時打電話通常是由他們轉達。叔叔打電話回去問我的備考情況,我爸一問三不知,不知道我去哪裏了,去哪個同學家了,更不知道我有沒有好好複習。

叔叔知道後訓了我爸一頓,只有他知道高考的重要性。每次叔叔回村,特別受人尊敬,文化人到底見的世面多一些。念初中的時候,叔叔就跟我們講,一定要讀高中考大學,其實大學怎麼樣,那時候完全沒有概念。

訓完我爸,叔叔開始了緊急尋人模式,打電話給了我的班主任,詢問我的情況。好在班主任平時和學生關係都不錯,我也把去某某同學家複習的事跟他講過了,他讓我徵求家裏人的意見,我說我爸媽都同意的,他便沒有多問。

接到叔叔的電話,班主任如實告知,幫忙查了同學爸爸的電話。第三天傍晚,我爸打電話給我同學爸爸,讓我接了電話,他們才安心,叔叔也安心了。

三天假期很快就過了,帶好必備的物品,我們去學校集合,然後去賓館,再然後就去看了考場。

考試的時候,最忌心浮氣躁,答題卡要塗規範,字跡要寫工整。該複習的都複習過了,該做的題型都做過了,平常心對待就好。

會做的題要保證做對,太難的題可以先緩一緩,把會做的先做完,然後再回頭做難題。如果在一道難題處卡得太久,會影響後面做題的心態。特別是監考老師播報時間的時候,氣氛一下子就緊張起來了。

做語文和英語尤其要把時間控制好,特別是預留足夠的時間寫作文,構思一定要快,可以在草稿紙上大概畫個脈絡,寫起來會流暢許多。考過一科就迅速忘掉,不管考得好不好都不要糾結,將精力集中到下一門考試。

猶記得考物理做應用題的時候,本來已經做完了,檢查的時候發現居然做錯了兩道題,兩道大題,一下子慌得手都發抖了。一遍又一遍給自己做心理暗示:不要慌,不要慌,還有時間,還有時間。硬是在最後十幾分鍾,改了兩道大題,還好改對了,不然後悔死了。

總之,高考是人生路上的一道坎,平常心對待,心裏想着我都複習好了,沒什麼可擔心的。真正到了高考考場上,拼能力,更拼心態!加油,學子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