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明覺得黃山比峨眉山漂亮,但每次看峨眉山的照片時,總是會停留更多的時間,聽到峨眉山的消息時,總會下意識地豎起耳朵;而看到黃山的照片時,大多一掃而過,聽到黃山的消息時,只當是一條不痛不癢的新聞。

儘管我早已沒有任何地域觀念,但在我心中泛起更多波瀾的世界名山,永遠是峨眉山。儘管我可以消除地域觀念,但無法消除二十年的記憶連接。這是什麼?是家鄉。這叫什麼?叫故土情結。

這個情節,可以推廣到愛國。在一個國家出生、長大的人,哪有不愛這個國家的?人人都愛,哪用得着強調。這是前提,就像自然規律一樣。因爲有了這個前提,對它的歌頌是愛,對它的憤怒也是愛。就像你對自己的孩子,對他表揚是出於自私基因的天性,對他憤怒是怒其不爭,希望他變得更好。

我知道這世上有人已經沒有國家觀念了。這自然是很高的境界,達到這樣的境界後,對世界的認知、對各國的認知自然會更加理客中,更接近準確。但我嚴重懷疑人能否達到這種境界。如果是一個出生在旅途,童年一直都四海爲家的人,也許可以做到(但也不排除他會對父母的國籍有所偏向)。

愛國不是一句口號,也不是一句座右銘,就像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不是一句口號,也不應當成座右銘一樣。凡是聽到有人說“要做到知行合一”時,我就知道他肯定沒有理解知行合一的意思。知行合一是如同牛頓三大定律一樣的規律,絕不是做出來的,也不是要掛在牆上的。

真知一定真行,真行一定真知,知而不行是假知,行而不知行不遠。知行合一就像雲端和手機端的同步一樣,雲端存入了一張照片,手機端也會自動同步一張照片。反之也是如此。這是規律,是道,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

我們趁熱談談愛情。愛情就是你明明知道自己的女人沒有街對面那個妹子漂亮,你對自己女人的關懷總是要多一點。你明明知道她不過是弱水三千裏的一小瓢,但這瓢水就是比其他水甘甜可口清冽。

友情同樣如此。我之前遇到過一個老闆,有一天他對我說我們一定要成爲朋友。我聽了怪了,成不成爲朋友還可以當成銷售指標一樣來完成的。結果大半年過去了,我們還是沒有成爲朋友。

當你對我真誠時,我們就是朋友了,除此之外,我們只能是同學、同事或同鄉。友情是真誠和時間醞釀的美酒,是不能用其他材料勾兌的。你可以用這兩個標準檢視一下你的友情,如果缺少了其中一樣,那友誼不過是你的幻覺。

你出生的國家,你喜歡的女人,你真正的哥們兒,因爲你對他們有了很多很多時間的投入,別的國家、別的男人和女人都取代不了。一時半會兒取代不了,隨着時間的推移,更取代不了。這種無法取代的東西,我們叫它感情。時間之酒釀造的感情,就是你需要守護的城堡。

我們的一生,都在建立自己的城堡,或者走向某一座城堡。在這座城堡裏,時間纔是那條最深最寬的護城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