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日本的崛起是不停地“踩人”的過程,那麼,以袁世凱爲首的北洋政府就是自願被人“虐”被人“踩”的過程。思想,對一個人很重要,對一個國家同樣也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民國與日本的那些事兒:袁世凱是在什麼環境下稱帝的?爲何日本支持他稱帝?

1912年7月30日,明治天皇駕崩。明治在位45年,因爲他的努力,使得日本從一個小國弱國躋身於強國之列。

1910年8月22日,日軍突然佔領了朝鮮的漢城,強迫朝鮮皇帝退位,並說可以將朝鮮皇族列入日本的皇族。

隨後朝鮮成爲了日本的殖民地,吞併朝鮮之後,日本野心勃勃,又將貪婪的目光投向了中國,覬覦中國。

當時,中國剛剛辛亥革命結束,南方的孫中山爲首的南京臨時政府和袁世凱爲首的北京政府南北議和。

經過一番談判,袁世凱當上了中華民國總統,此刻,袁世凱忙於處理善後事情,如南方臨時政府的解散,南方革命軍的解散,這些都需要銀子,又有外債累累,清廷退位後的安撫費等等。

面對這些,袁世凱爲首的北京政府已經近似國家破產了。於是,袁世凱想到了向西方列強借錢。

日本知道後,立即盯上這個事兒。所以,日本積極參加五國列強對中國的借款。

1913年4月份,日本銀行與袁世凱簽訂協議,日本借2500萬英鎊,五釐的利息,最後還本帶息,共計是6789萬3600英鎊。

不久,中國發生“二次革命”,而袁世凱成功鎮壓了二次革命。於是,憑藉着權力,他廢除了制約自己的法律,意圖稱帝。

日本內閣瞄準時機,找到袁世凱,與其談判:“你稱帝,我支持。”

日本給出的條件就是著名的“二十一條”。

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山東省不得讓與或租借他國;

二,日本人有在南滿和內蒙古東部居住往來,經營工商業及開礦等項特權。

三,旅順,大連的租借期限並南滿,安奉兩鐵路管理期限,均延展至99年爲限。

袁世凱一看,有些搓火,但是急於求成,當上皇帝,他想了想居然就答應了。

此事傳出,全國上下沸騰,反對“二十一條”的浪潮一層疊一層。

當時,還是青年的毛澤東,也憤然地寫下了四言詩:

五月七日,

民國奇恥,

何以報仇,

在我學子。

從中可以知道,以袁世凱爲首的北洋政府是多麼“可惡”。當然,最後的結果,袁世凱的皇帝夢破碎,本人也成爲歷史的笑話,受到世人的譴責與唾罵。1916年6月6日,袁世凱憂憤成疾,離開人世。

民族大義,袁世凱對結束中國的封建帝制,有着推進作用;而從思想上來說,他是冥頑不靈,觀念陳舊,思想固化,一心企圖稱帝,這是有悖歷史發展與進步的,與日本的較量之中,日本愈加發現了中國的“漏洞”,這對日本日後侵略中國埋下了伏筆。

對此您怎麼看待呢?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文章